首页> 动态要闻

甘肃省定西市安定区牧草丰美育牛羊

2015-11-10 11:56:36 | 来源: 中国畜牧兽医报 | 作者: | 责任编辑: 许浩成
摘要: 今年,全区以紫花苜蓿为主的多年生牧草留床面积稳定在60万亩以上,新种植以紫花苜蓿、甜高粱、饲用玉米和红豆草等为主的优质牧草13.8万亩。加工增值助推产业发展走进安定区各大草业加工企业,前来交售玉米秸秆的农用车在公司外围排成了长龙。

甘肃省定西市安定区按照建设草产业大区的目标,扩大优质牧草种植,加快饲草加工转化,确保到2020年全区多年生牧草种植面积达到120万亩以上,秸秆转化利用率达到75%以上,建成优质牧草种植、标准饲草加工、饲草分类储备、商品饲草物流集散、优质牧草种子繁育、国家级草产业科研试验“六大基地”。

转型种草聚力精准脱贫安定区在发展草产业过程中,积极推广燕麦种植,取得显著经济效益。该区东南部、西南部每亩燕麦纯收入可达800元~1200元,几乎是同等条件土地的小麦纯收入的两倍。“不种庄稼种燕麦草,在我们村还是头一回。”高峰乡明星村八社的韩有清道出了原委,“帮扶单位联系收购企业,保证销售,咱就没有后顾之忧了,我们只管种好草,公司负责收购。”韩有清今年种植的燕麦草长到半人高,9亩草以每吨400元的价格卖了近万元。原来,高峰乡明星村是定西市委宣传部、安定区检察院的帮扶点。

今年,帮扶单位协调甘肃民祥牧草有限公司采取“公司+基地+农户”的形式,与明星村110多户农户签订合同,种植燕麦草498亩,为群众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效益。村委会主任陈健高兴地说:“明年我们要组织群众进一步搞好订单种植,村委会出面协调服务,草业公司负责设点收购,让9个社、260户农户种植燕麦草1500亩。”

据了解,安定区去年完成牧草种植12万亩,其中甜高粱1万亩、紫花苜蓿和红豆草6万亩。今年,全区以紫花苜蓿为主的多年生牧草留床面积稳定在60万亩以上,新种植以紫花苜蓿、甜高粱、饲用玉米和红豆草等为主的优质牧草13.8万亩。秸秆利用助农增收脱贫多年前,玉米秸秆不是被农民在田野焚烧,就是用来烧炕取暖做饭,浪费不说,还影响了环境。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生态意识的增强,玉米秸秆作为青贮饲草喂养牛羊的原料被有效利用。近日,宁远镇红土窑村农民孙小平驾驶着三轮车刚交售完玉米秸秆,一到家就把一大沓钞票交给了妻子,两口子谋划着来年如何多种玉米、多增收。

去年他家种的12亩玉米,全部交售到当地一家牧草公司,共收入1.3万元。“种玉米还真划算,1亩最少收入1500元。”孙小平欣喜不已,今年他家种植的21亩玉米少说也要收入近3万元。据了解,当地玉米亩产四五吨秸秆,养殖场的收购价是每吨280元至300元,亩收入在1200元到1500元,农民很愿意把没有成熟的玉米秸秆带棒子交给草业公司。

去年,安定区玉米种植面积达44.9万亩,其中订单玉米种植5万亩。今年,全区玉米种植面积达42万亩左右。玉米成为青贮饲草的丰富资源。加工增值助推产业发展走进安定区各大草业加工企业,前来交售玉米秸秆的农用车在公司外围排成了长龙。机械轰鸣,装草机来回穿梭,加工机械开足马力加紧生产。目前,安定区饲草资源供给充分。全区各乡镇设立苜蓿收购点120个、牧草收购点23个,建成粗饲料加工点114个,发展大型草产品加工企业4个,分别是甘肃现代草业发展有限公司、定西民祥草业有限公司、宁远甲天下草业有限公司、青岚鹏程草业加工厂。

走进甘肃民祥牧草有限公司,巨型的抓草机将农户排队交售的草料“抓起”,投入圆筒式揉丝机;揉丝机像巨型榨汁机,鲜榨出清香四溢的鲜草料;经裹包机塑封真空包装,就生产出了牛羊喜欢吃的“汉堡包”。公司先后引进了4条国外先进的裹包青贮生产线,进行苜蓿、玉米、甜高粱等作物的裹包青贮。总经理林益民介绍,公司订单收购秸秆涉及高峰、石泉、杏园、宁远、团结、李家堡等乡镇,今年可生产裹包青贮饲料约18万吨,产值可达1.5亿元左右。去年,全区青贮秸秆等饲草50万吨,氨化饲草料10万吨,秸秆利用率达55%以上。今年,计划青贮秸秆等饲草55万吨,氨化饲草料12万吨,秸秆利用率达60%以上。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