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青海省果洛藏族自治州甘德县下贡麻乡一处种满饲草的草场里,割草机器轰鸣的声音阵阵传来。过去,这里的黑土滩面积不断扩大,破坏面积已达到草场的70%,没有行之有效的办法可以解决。
而今,通过草场流转的方式,当地的索合青生态畜牧业专业合作社将大家组织起来发展饲草产业,实行统一种植、统一收获、统一服务,黑土滩面积在不断减少。合作社社员、年轻的格乐尼玛说,没想到今年在其他乡里培训了一段时间,就学会了驾驶收割机的技术,在家门口就能实现就业。索桑是索合青生态畜牧业合作社饲草种植基地的董事长。“一分也不用投资,只要我们愿意参加合作社并投入劳动力,去年每户社员的收入就多了3300元。今年燕麦饲草长得很好,我估计比前年的收成翻一倍。”索桑一边教牧民割饲草技巧一边说。合作社去年收割50万元的青干草,留取了一部分,剩余让社员户均分。
“这些饲草除了供给邻乡,我们还与县政府有关部门签订饲草种植合同,充分发挥了我们治理黑土滩的资源优势,实现了优势转化成效益的目标。”索桑说。据该乡党委书记介绍,饲草基地的建成不仅使荒山换青山,还能保持生态平衡,更是带动牧民增收致富的支柱产业。截至目前,索合青生态畜牧业合作社饲草种植面积已达到4200亩。乡政府又整合农牧配套资金,新建了500平方米的蓄草棚一处,提高了饲草基地储草抗灾能力。合作社分红收益带动了牧民群众勤劳致富的积极性,入社牧户由原来的80户增加到127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