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始终没有脱离草原,被老舍誉为“文坛千里马”
随着《科尔沁草原的人们》的一举成名,玛拉沁夫也同时被丁玲看中,将他送到中央文学研究所深造,丁玲亲自担任文学创作辅导员,为玛拉沁夫以后的文学创作夯实了基础。1954年玛拉沁夫加入了中国作家协会,成为新中国第一批少数民族作家会员。此时玛拉沁夫心中一个更加宏伟的计划逐渐酝酿成熟,要写一部关于草原的史诗性、全景式的作品,反映内蒙古自治区政府成立的战斗历程。“蒙古民族的草原和文化是豪放的,厚重的,作为这样一个民族的代言人,我觉得自己有义务开掘民族本质的一面。”玛拉沁夫说。
就中国近现代文学史而言,从来没有人真正意义上写过草原和草原民族,因此,也没有一个样本供他参考,玛拉沁夫不仅陷入了创作的困境,也遇到了人生中的一个坎儿,他有些惶恐:自己未来的路将走向何方?在备受煎熬中,苏联作家肖洛霍夫的名著《静静的顿河》如一缕破墙而入的光亮,烛照了他迷茫的探寻之路。的确,哥萨克也生活在顿河草原,也善骑射,生性豪放,与蒙古民族有相近之处,但文化底蕴和民族特性又有很大的不同,作为一种参照和借鉴,玛拉沁夫从中获得极大的灵感和启发。就这样,他一边学习,一边开始构思一部属于草原的作品。1954年,作品的大纲列好,他写作的激情喷薄而出,辞别丁玲,连家都没回,一头扎到他体验生活的察哈尔盟明太旗(现锡林郭勒盟)草原深处。在那里,他深入到每个蒙古包中去,真正了解牧民的生活,与贫苦牧民同吃同住,搜集了几千条蒙古族民间谚语,掌握了蒙古民族语言风格,厚积薄发,1956年,刚刚26岁的玛拉沁夫将《茫茫的草原》上部呈现于世人面前。
小说以内蒙古自治运动到自治区政府成立作为大的历史背景,展现出宏大的生活场景,塑造了众多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真实地反映了那段历史,极具历史意义和社会价值,是蒙古族的一部史诗巨著。作品一出版,立刻引起强烈反响,次年荣获内蒙古自治区成立十周年文艺创作文学一等奖。
玛拉沁夫(左一)与席慕容(左三)等联欢。
从此,玛拉沁夫的作品始终没有脱离草原,没有离开歌颂祖国的统一和各民族团结这一主题。茅盾在短篇小说集《〈花的草原〉序》中曾说﹐“玛拉沁夫的作品﹐好处就在它们都是从生活出发”﹐他的作品“民族情调和地方色彩是浓郁而鲜艳的”﹐“写草原风光﹐笔墨轻灵而明丽”。玛拉沁夫创作的电影剧本《草原晨曲》《祖国啊,母亲!》、小说集《春的喜歌》《第一道曙光》,散文集《远方集》《想念青春》……一件件以草原为依托的作品相继问世,将草原轻灵淳朴的气息带给全国的读者,有些作品被译成英﹑俄﹑日﹑法﹑世界语等文字广泛传播。文坛巨匠老舍先生对玛拉沁夫格外赏识,写条幅赠与玛拉沁夫,称赞他为:“文坛千里马,慷慨创奇文;农牧同欣赏,山河丽彩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