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草原儿女> 草原骄子

乌兰托嘎:怦然跃动的草原心

2015-06-03 09:11:47 | 来源: 正北方网 | 作者: 许浩成 | 责任编辑: 许浩成
摘要: 乌兰托嘎,蒙古族音乐家,国家一级作曲;1958年4月1日出生于海拉尔,受家庭文化环境熏陶,8岁时,他就谱出自己第一首曲子;1978年考入哈尔滨师范大学音乐系学习作曲和指挥,后到音乐学院深造。

2000年初,德德玛在内蒙古春节晚会上演唱了这首荡人心魂的《父亲的草原母亲的河》。几乎是一夜之间,《父亲的草原母亲的河》从辽阔的内蒙古大草原走向全国……

2001年,乌兰托嘎为北京腾格里塔拉餐厅的一个双人舞写了《天边》,表现了一对青年男女的爱情。后来,人们开始单独唱这首歌,不久流传开了。“《回家吧》这首歌一直被‘吉祥三宝’一家唱了很多年。《草原在哪里》这首歌表现了对草原的忧虑,现在成为很多歌唱家的保留曲目。歌曲《呼伦贝尔大草原》是我和克明心怀强烈的自豪感来写家乡的,这首歌出来后很流行……”提起自己的创作,乌兰托嘎滔滔不绝。

“在托嘎的音乐中,我能看见画面,看见文字,看见优美的诗篇。”克明说,“这诗篇,有时很抒情,很优雅,很美,但从来没有华丽轻浮的词汇。质朴、从容,娓娓地道给你听。有时,你从中能隐约听到一丝伤感,一声轻轻的喟叹。哪怕是,他的音乐进行到大气磅礴的时候,电火雷鸣之间,你也能感受到一种苍凉。这就是乌兰托嘎独有的品格,独有的气蕴,独有的音乐语言之美。精微之处,他能拨动你的心弦;雷霆万钧之时,他又能让你去感受生命之短瞬,宇宙之苍茫。闭上眼,你就能看到草尖上的露珠,河床上的晨雾,草场上的畜群或牛粪火的明灭。音乐语言和画面语言随心转换,令人一下子就跌进草原的深处,沿着时间的隧道,在远古和现代之间徜徉,无法逃逸。”

【怦然跃动的草原心】

2006年12月19日,《父亲的草原母亲的河——乌兰托嘎作品音乐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腾格尔、德德玛、成方圆、韩磊、齐峰、金磊鑫、钟梅、朝鲁、阿其木格、其其格玛、蒙根其其格、廖昌永、谭晶等共同演绎了乌兰托嘎的音乐。音乐会由草原主题、故乡主题、亲情主题构成,这是一次心灵的聚会,歌声中人们听到了一个作曲家心灵的诉说,让人久久不能忘怀!

2007年2月,维也纳金色大厅奏响乌兰托嘎的交响组曲《呼伦贝尔交响诗》中的第三乐章《河流》。面对掌声雷动的场面,作为那场中国民族新春音乐会艺术总监的乌兰托嘎依然淡泊平静,他只是实现了一个多年的梦想:金色大厅里演奏过《蓝色的多瑙河》,现在我们呼伦贝尔的《河流》也在欧洲鸣响了。

乌兰托嘎每次回家乡的时候,他都会说这是又给了自己一个机会。只要听到蒙古族音乐或者是听到有人讲蒙古语,他都是一种很兴奋和激动的状态。

克明说:“托嘎的音乐中,总也流淌不尽的是心灵深处那一份可爱的天真。”乌兰托嘎的人也很天真,陈佩斯回忆:“有一次和托嘎到草原,草原上有一群青年在唱歌,托嘎笑着问我:你知道他们唱的歌是谁写的吗?我摇摇头。托嘎靠近我悄悄地说:是我写的。我再看年轻人那投入神往的神情,那动人的歌唱,和托嘎天真的表情,我也被感动了。这样的音乐会流传下去,因为它已经融入人们的生活之中了。”

乌兰托嘎创作的500多首歌曲和多部交响乐、舞剧或电影电视音乐中,大都是普通大众的情感描写,或是牧羊女,或是牧马人,或是敖包、或是猎户、或是河水,或是鹰,或是鹿。这些歌曲贴近百姓的生活、爱情、生命,从中我们可以感觉到他心灵的欢乐或泪滴,感受到草原、猎乡真实的生活,品尝到他用生命提炼到的生命之火。

“草原给了我音乐,音乐给了我灵魂,我要把音乐奉献给草原,把音乐奉献给草原上的人们。”乌兰托嘎说,“我对家乡是有爱心和感情的,我的音乐是为家乡而创作,为家乡父老乡亲而服务。”

“乌兰托嘎长着一张典型的蒙古人的脸庞,胸膛里,怦然跃动的是一颗草原的心。”克明说。

1月19日、20日,内蒙古迎新春交响音乐会在呼和浩特举行,让我们再次感受乌兰托嘎那颗怦然跃动的草原心!

   上一页   1   2   3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