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草原儿女> 草原骄子

乌兰托嘎:怦然跃动的草原心

2015-06-03 09:11:47 | 来源: 正北方网 | 作者: 许浩成 | 责任编辑: 许浩成
摘要: 乌兰托嘎,蒙古族音乐家,国家一级作曲;1958年4月1日出生于海拉尔,受家庭文化环境熏陶,8岁时,他就谱出自己第一首曲子;1978年考入哈尔滨师范大学音乐系学习作曲和指挥,后到音乐学院深造。

内蒙古迎新春交响音乐会上半场是外国经典的交响乐作品,下半场全部是乌兰托嘎作曲的作品:《呼伦贝尔交响诗》中的乐章《草原》和《河流》、交响序曲《骑士》,声乐作品《父亲的草原母亲的河》、《呼伦贝尔大草原》、《天边》、《大兴安》、《故乡的奶茶》。

“我第一次指挥交响乐。”乌兰托嘎问老朋友,“我指挥的还行吧?!”

在广州、湛江、北京等地工作的内蒙古艺术家、演奏家回来加盟迎新春音乐会。

“我们集体回来,完全是自愿的,没有任何商业行为。我们用音乐会的方式迎新春,奉献给家乡的观众,答谢草原的养育之恩。”乌兰托嘎说。

乌兰托嘎也是草原的孩子,他成长在一个音乐的摇篮——呼伦贝尔大草原。而推动这摇篮的,是他的外祖父——德高望重的民间老艺人吴·那木吉拉。

“天晓得,海洋般浩瀚的古老民歌、英雄史诗,究竟如何装进这位老人的胸怀。每天,人们都聚汇在托嘎家里,聆听这位大师的歌声。一把四胡,一杯水酒,一片虔诚的目光,炕上炕下,水泄不通。”词作家克明说,“那时,托嘎正在幼年,睁大眼睛凝视着那把古老的四弦琴,那双苍老的手,那种苍凉的音韵。吴·那木吉拉活到98岁谢世,他当时或许不知道,蒙古族音乐的DNA,就在那一刻,嵌进了外孙的灵魂和血脉中。”

出生音乐世家,乌兰托嘎兄弟姐妹6人个个能拉会唱。

“8岁那年,我和小朋友们玩,就自己编了个调儿,跑到小朋友面前唱了起来,他们说好听。我说那是我创作的,他们不信。我就说,如果你们在收音机里听不到这首歌的话,就证明是我写的。结果他们听了好几天也没听到,就相信是我写的曲子了。”乌兰托嘎回忆。

1978年,乌兰托嘎考入哈尔滨师大音乐系学习作曲和指挥。无论是在内蒙古还是在北京工作,音乐一直伴随着他。

【独有的音乐语言之美】

《父亲的草原母亲的河》风靡大江南北,这首歌曲的创作,有着一段动情的故事。

1998年10月的一天晚上,歌唱家德德玛在电视节目里看到了席慕容。

“生活在台湾的父亲和母亲几十年做梦都想回到草原啊,可他们到死都没有如愿!日日夜夜,他们那句到死都不变更的话常常回响在我耳边:孩子,我们去不了了,将来你一定要回我们的草原,因为我们的根在那里……40多年了,爸爸、妈妈,我终于来到草原了!”说到这里,席慕容已泪流满面。

德德玛当即有了认识席慕容的想法。

第二天上午,乌兰托嘎到德德玛家里串门,一听她的想法笑了:席慕容就在北京!

乌兰托嘎将席慕容领进了德德玛的家。

“节目中给我印象最深的就是,你几次说父亲说的草原什么的,母亲说河什么的……‘父亲草原,母亲河’,这应该是一首歌的名字呀!”德德玛说。

“是吗?我都没有感觉到。”席慕容说。

德德玛突然来了灵感:“席老师,你就把它写成一首歌词吧,乌兰托嘎是非常出色的作曲家,让他写曲子,我来唱……”

“很快,歌词写来了。歌词到了我手里,我没动一个字。因为席慕容说过,你要改的话最好告诉我一声,这已经是很委婉的意思了:最好别改。面对着这首歌词,我热血沸腾,把自己封闭在工作室里。我采用了复合拍的节奏,使用了比较多的技术成分,用诗朗诵的节奏和语气把整句话分成了几个部分,最后形成了一个完整舒展的旋律。”乌兰托嘎说。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