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6日,由青海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举办的“全面深化改革推进高质量发展”系列新闻发布会玉树州专场新闻发布会在西宁召开,玉树州委常委、州政府常务副州长郭启龙作主题发布,玉树州农牧科技局局长扎西朋措介绍玉树州在推进生态农牧业高质量发展、打造绿色有机农畜产品输出地主供区方面的创新举措。
扎西朋措介绍,近年来,玉树州深入践行绿色发展理念,聚焦生态农牧业高质量发展,全力打造绿色有机农畜产品输出地主供区,制定和实施了一系列创新举措,取得了显著成效。
在体制机制创新方面:一是建设了206个村级生态畜牧业合作社,全面推行“四季游牧”模式,促进天然草地资源保护与利用,实现了农牧业可持续发展。通过这种模式,牧民们在不同季节将牲畜迁徙至适宜的草场放牧,使得草场得以休养生息,生态环境得到有效维护。
二是以称多县珍秦镇十一个村为示范引领,在全州百个村级生态畜牧业合作社示范社和千头牦牛、千只藏羊养殖基地推行“放牧+补饲”举措,转变传统养殖方式,缓解局部天然草场压力,实现传统与现代畜牧业有机结合。通过科学补饲,既保证了牲畜的营养供给,又避免了过度放牧对草场造成的破坏,提高了养殖效益。
三是在全州六县市建立33个牦牛藏羊“3R”产品供港基地,通过实施牦牛藏羊高效养殖、适度补饲、人工授精等科技成果转化项目,实现牛羊“月月出栏”目标。这一举措不仅提升了牦牛藏羊的生产性能,还稳定了市场供应,为打造绿色有机农畜产品输出地主供区提供了有力支撑。
在措施办法创新方面,结合国家和省级层面惠农政策,研究制定了玉树州十四项惠农惠牧措施,内容涵盖畜禽养殖、作物种植诸方面、各环节,实现了见效于果、普惠于民的目标。惠农惠牧措施从2023年8月开始落实,州级财政每年拿出1000万元支农资金予以保障,今年增加至2000万元,实现了千万支农资金撬动亿元政策补贴的“杠杆”效应。十四项惠农惠牧措施改变了政府兜底的做法,转变了群众的思想,激发了基层的内生动力。
通过这些创新举措的实施,玉树州的生态农牧业发展走上了高质量、可持续的道路,绿色有机农畜产品输出地主供区的建设也取得了积极进展。相信在省州、州委政府的坚强领导下,通过全州农牧部门的不懈努力,玉树州的生态农牧业将为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群众增产增收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