扎根沙区40余载的印记——科技工作者创新治沙护北疆

发布时间:2024-08-14 18:05:00丨来源:新华社丨作者:胡璐、王靖丨责任编辑:苏文彦

在我国北方辽阔的疆土上,“三北”工程巍然挺立,牢牢阻挡着风沙侵袭。这道绵亘万里的绿色长城背后,无数科技工作者扎根沙区,数十年如一日创新钻研,把青春、汗水连同绿色的希望,一起播撒在这片热土上。

骄阳炙烤着科尔沁沙地。沙地南缘的一块试验林,文冠果树按大小垄整齐排列着,挺拔的枝干牢牢扎根沙地,枝头已是果实累累。年近60岁、身材消瘦的李显玉一早就和工作人员来抽样测产,他快步穿行在林地里,熟练地进行采样、称重、记录,每一个步骤都一丝不苟,满是汗水的脸上挂着欣慰的笑容。

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林业科学研究所党委书记李显玉,正是创新治沙守护北疆的科技工作者中的典型代表。“今年我们通过修剪调控树型、管理配方水肥、绿色防治病虫等集约措施,10年生文冠果每亩种籽产量预计能达到60公斤,是常规经营的4.2倍。这样一来,治沙的同时也能助力食用油生产,带动老百姓增收。”他一边认真地在小本子上记下数据,一边告诉记者。

文冠果,是我国特有的木本油料树种,但缺乏良种、“千花一果”等难题导致经济效益不高。李显玉从2010年开始带领团队扎根沙区,冒着风沙开展栽培试验上百次,探索出文冠果良种及集约栽培技术,让这一树种不仅在内蒙古的沙区实现生态、经济双重效益,也成功推广到甘肃、新疆等多地。

“在沙区工作40多年,我最盼望的事就是看到流动沙地被固住,沙区百姓摆脱沙患过上安稳生活。”李显玉说。

这个心愿要从他工作之初说起。1983年7月,李显玉从内蒙古自治区昭乌达盟农牧学校林业专业毕业,被分配到敖汉旗当了林业干部。那时,沙区面积占敖汉旗土地面积的一半,当地人用“沙丘会打滚,沙坨能长腿”形容流沙的可怕。

为了防风阻沙,20世纪五六十年代,敖汉旗营造了上百万亩人工林。该地年均降水量只有310毫米,蒸发量却高达2400毫米,冬春季总有50多天刮着8级以上大风,恶劣的自然条件使得树苗成活率不足50%。

“客观条件摆在面前,但防护林的问题关系老百姓的生活和当地经济发展,我们必须用科技攻关解决问题。”李显玉和同事们下定决心。

一次次尝试、一点点摸索。“在当时的环境下,造林就像培育自己的孩子,你要陪伴它、观察它、琢磨它,带着它一起克服成长中的种种困难。”李显玉回忆说,那时候每年在林子里做试验超过150天,其余大部分时间在办公室跟同事们讨论技术问题、研判新方法的可行性。

从提前整地,到培育良种、研究扦插苗的栽培方法,再到科学控制栽植密度,李显玉带领团队摸索出大坑深沟整地、选用良种壮苗、苗木全程保湿、浸苗物理补水等一系列栽培措施,将敖汉旗造林成活率和保存率提高到85%以上。

采用这些技术,敖汉旗打造的黄羊洼草原防护林工程挡住了风沙,保护了草原——有的沙化草原牧草产量提高62%以上,有的逐渐变成耕地,甚至通过施加有机肥变成高产农田。过去沙化严重的敖汉旗中北部地区,成为我国北方杂粮和杂豆的主要产区。基于这些成果,李显玉获评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突出贡献者等荣誉称号。

树种活了,但三北地区部分人工林经过几十年的生长,受生理衰退等因素影响,生态功能有所退化,需要更新修复。

“以前受条件限制,三北地区很多种的是生长快、繁殖容易、成本较低的杨树。随着科学绿化理念的推进,新时代的‘三北’工程建设需要更多探索灌、草、乔合理配置,沙生植被可持续经营的治沙路径。”李显玉说。

瞄准国家战略需求、区域高质量发展,李显玉带领团队继续培育文冠果、仁用杏、沙棘等沙区经济林新品种和新技术,探索山水林田湖草沙综合治理的有效模式,努力把更高质量的论文写在沙地上。

如今,越来越多的治沙新品种新科技得到应用,提升了治沙效能,也走出了治沙又致富的可持续路径。一代代科技工作者,仍在不断探索,把“三北”工程建设成更加坚固的绿色长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