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公园研究院院长欧阳志云:共建共享,将珍贵的自然遗产留给后代

发布时间:2024-08-20 11:10:00丨来源:中国绿色时报丨作者:丨责任编辑:苏文彦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提出全面推进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建设。

建立国家公园体制,是我国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的一项重大制度创新。当前,第一批5个国家公园的设立为生态保护注入不竭动力,生态保护成效明显、旗舰物种种群数量得到恢复、生物多样性日益丰富、生态功能持续向好;同时,积极探索保护优先、合理转型的机制模式,近5万社区居民参与生态管护公益岗位,获得感、幸福感持续增强。

国家公园建设与每个人都息息相关。在高质量建设国家公园的过程中,如何让更多人参与到保护行列中、共享“最美国土”成果?如何实现生态产品价值转化?国家公园建设下一步将如何实现全面推进?就相关问题,记者专访了国家公园研究院院长、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研究员、美国国家科学院外籍院士欧阳志云。

记者:您参与了非常多与国家公园相关的科研实践工作,拥有丰富的野外调查经历。请您结合个人工作经历,谈谈对我国“最美国土”的真实感受,以及为什么国家公园建设与每一个人息息相关?

欧阳志云:自我国提出建立国家公园体制以来,在中国科学院、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林草局等部门的部署和支持下,我与团队及其他合作单位开展了国家公园空间布局研究、国家公园体制试点评估验收等系列工作。在这些工作过程中,我实地考察了百余处自然保护地,近期刚从珠峰、冈仁波齐等国家公园候选区考察回来。野外调查经历让我有幸领略了我国复杂多样的生态系统、珍稀的野生动植物、珍贵的自然遗迹和独特壮丽的自然景观,也看到了全面加强生态保护下美丽中国建设的显著成效。

人与自然是一个命运共同体,二者相互依存。国家公园体系汇集了我国自然生态系统最重要、生物多样性最富集、自然遗产最精华、自然景观最独特的区域,是“最美国土”的代表,承载着为子孙后代留下珍贵自然资产的使命、让公众享受大自然的美好愿景。

国家公园全民共享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其一,国家公园保护珍贵的自然资源,目的是确保其代际共享和传承。中国很大,有很多生态地理区,不同的地区分布有不同的代表性生态系统和物种以及独特的自然景观与遗迹,比如三江源的高寒草原与藏羚羊、东北地区的针阔混交林与东北虎豹、西南山地的大熊猫、海南岛的热带雨林与海南长臂猿、张家界的砂岩峰林地貌、西藏珠峰的全球最高山峰等等。生物多样性是人类社会发展最宝贵、最基础的资源,国家公园将我国丰富多样的生态系统和物种保护起来,为我国乃至全人类后代共享,为他们留下可持续发展的基础。

其二,国家公园是水库、碳库、钱库、粮库,是我国优质生态产品的供给地,不仅为我们当代发展提供清洁的水资源、清新的空气,还具有重要的碳汇、土壤保持、防风固沙等生态功能,惠及全国人民,对维护国家生态安全具有重要意义。国家公园还能够提供优质的生态物质产品,比如茶叶、药材、蜂蜜等,为人们提供优质的绿色产品,还能为当地居民带来经济效益。

其三,国家公园保护了生态系统的原真性和完整性,涵盖的自然景观独特美丽,是当代人和子孙后代亲近自然、欣赏自然、了解自然的最佳场所。

记者:国家公园是践行“两山”理念的最佳区域,其中促进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是重要抓手。以第一批正式设立的国家公园为例,请分享一些通过生态产品价值转化实现共建共享的成功案例。

欧阳志云:国家公园是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转化的最佳区域,可以为人们提供优质的生态物质产品、调节服务产品和文化服务产品。这些生态产品不仅是生态财富,还是经济财富和社会财富。国家公园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就是在严格保护的前提下,由政府与公园管理局指导,将生态产品的生态价值转化为经济效益,造福当地居民。

将国家公园的生态产品转化为经济效益,一要明确生态产品的类型与清单,每个国家公园均有具地域特点的生态物质产品、调节服务产品与文化产品,调查编制生态产品清单是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前提。二要开展生态产品的价值核算,为生态产品的生态价值转化为经济效益提供依据。三要培育优质生态产品供给能力,通过技术升级提升生态物质产品的质量和产量,通过生态保护修复提高生态调节产品的供给能力,通过“自然+文化”的创意增强文化产品品质,充分挖掘国家公园生态产品的供给能力。四要打造国家公园生态产品品牌,制定标准,提高国家公园生态产品市场认可度以及品牌效应与产品的溢价。五要完善生态补偿机制,制定与国家公园调节服务产品贡献相称的差异化补偿标准,体现生态调节服务产品贡献越大、生态补偿越高的公平性。六要适度发展生态旅游,利用国家公园的美学价值、景观价值设计生态旅游产品,鼓励当地百姓参与其中,通过集体所有的自然资源入股分红,或者发展成为导赏员、讲解员等,让当地居民从国家公园建设与发展中获得经济效益。

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方面,首批5个国家公园均作了大量成功的探索。比如,武夷山国家公园通过园内外差异化补偿、景区林地入股分红等方式保障林农权益,实现98.9万亩集体林地有偿使用管理;三江源国家公园通过开展野生动物与家畜争食草场补偿试点、推行生态管护“一户一岗”制度等方式增加牧民收入,缓解草原放牧矛盾问题;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采取土地产权置换的方式探索生态搬迁模式,将位于核心保护区内需迁出社区的集体土地给予补偿后回收调整为国有土地,整合园区外海南农垦集团等国有土地,迁入后置换调整为集体土地,实现对国家公园核心保护区内集体土地的统一管理。首批国家公园吸纳近5万名居民担任生态管护员,人均增收1万元以上,发展文旅、康养等环境友好型产业,培养生态导赏员、讲解员,提供环卫工、观光车驾驶员等岗位,带动了居民致富。

记者:国家公园是我国实现旗舰物种与生物多样性保护目标的核心区域。您认为有哪些有效渠道可以让更多的企业、社会组织与公众参与到生物多样性保护中?怎样让更多人感受到万物共生之美?

欧阳志云:国家公园不设“围墙”,企业、社会组织、公众都有很多的参与机会和很大的发挥空间,帮助国家公园实现有效管理、效益最大化。一是通过公益性保护,社会组织把国内外先进经验和管理模式引入国家公园建设;二是通过志愿者形式,吸引志愿者参与生物多样性保护;三是企业通过自然教育、生态游憩、物质产品开发等方式,宣传国家公园生物多样性保护价值,促进保护与发展的平衡。

目前,各国家公园在社会参与方面已作了有效探索,如大熊猫国家公园四川片区探索的由公益组织参与的保护小区模式,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吸引广大志愿者参与保护与宣传工作,此外不少企业以捐赠和合作等方式参与到国家公园的保护建设工作中。

为了进一步深化社会参与,让更多人感受万物共生之美,下一步国家公园要因地制宜、审慎研究,提出详细的准入和禁止行为清单,规范特许经营企业的运营。同时,建立完善的法律法规、管理机制、评价机制等,确保在保护优先的前提下,合理利用国家公园资源。

记者:国家公园相关研究涉及多学科交叉领域,需要前沿科学技术支撑。国家公园研究院在促进国家公园高质量建设上,开展了哪些工作?已取得哪些研究成果?

欧阳志云:国家公园研究院是为了加强科技支撑国家公园建设成立的。研究院的定位为:面向国家需求,坚持国际视野,努力建成国家公园领域最具权威性和公信力的研究和决策咨询机构。研究院成立以来,整合多学科、多领域的科研力量共同参与,搭建交流合作与科普宣传平台,为高质量建设国家公园提供理论技术支持,促进国家公园理念传播。

在中国科学院专项资金支持下,研究院针对国家公园领域的科学、技术与政策问题,组织中国科学院有关单位,以及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同济大学、北京林业大学、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国家林草局林草调查规划院等单位技术团队,从国家公园自然禀赋评估、主要保护对象监测技术与方法、国家公园建设与管理问题及政策、研究院基础支撑建设等方面安排30项课题开展研究。在国家林草局相关项目支持下,研究院组织各有关单位和专家完成了第一批国家公园总体规划编制评估、建设成效评估等工作,以及20余个国家公园候选区创建设立材料审查和11个国家公园候选区的范围分区论证。

由研究院依托单位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牵头,联合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南海海洋研究所等单位,成功申报了“十四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自然保护地保护成效与空间优化技术”项目,研发出集成照片、视频、声纹技术的国家公园“全物种AI识别App”;联合清华大学、北京林业大学等单位成功申请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管理科学部首个有关国家公园的应急管理项目“国家公园体制改革的政策研究”,研究成果提交全国人大资源环境委员会、自然资源部、国家林草局等部门,在基金委组织的项目验收中被评为“优秀”。

此外,在科普宣传方面,研究院完成了《国家公园(中英文)》期刊创刊和发行,目前已经发行10期;出版《中国国家公园》《国家公园总体布局与建设实践》等专著图书;支撑中央电视台科教频道“地理·中国”栏目制作《国家公园的故事》系列纪录片。

记者: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提出全面推进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建设。请问您如何理解决定中的全面推进?

欧阳志云:建立国家公园体制,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站在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战略高度作出的重大决策,是生态文明建设的一项重要任务,也是我国推进自然生态保护、建设美丽中国、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重要举措。

我认为,决定中的全面推进可以从如下角度理解。

一是推进多方协调机制。国家公园作为全新体制,在管理机构设置、范围分区划定、矛盾冲突处置、人类活动管理等方面存在诸多法律政策和技术挑战。“全面推进”可以理解为国家将进一步加深多部门和多领域之间的沟通与配合,通过完善法律与政策、研发新技术与方法,协调解决现阶段面临的问题与挑战。同时,也要求国家公园管理机构与相关地方政府、社会力量等多方形成合力,共同解决国家公园创建设立和建设面临的各类问题,不将问题带进新设立的国家公园,高质量建设国家公园。

二是将加快推进国家公园创建设立。《国家公园空间布局方案》提出到2035年在全国建设49个国家公园,目前已正式设立第一批5个国家公园,还有44个待设立的国家公园。根据国家公园创建与设立程序,目前有一些国家公园候选区基本完成了创建任务,处于待设立状态;有一些国家公园候选区批准进入创建阶段,正在推进各项创建工作;还有一些国家公园候选区提出了创建申请。中央和各级地方政府,以及全国人民均在期盼尽快设立更多的国家公园。决定提出“全面推进”,可以理解为在国家公园体制机制进一步完善的基础上,我国将加快国家公园创建设立步伐,在2035年前,建成全世界最大的国家公园体系。

(文:张萌、臧振华,原标题:共建共享,将珍贵的自然遗产留给后代——访国家公园研究院院长欧阳志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