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源玉树·秘境囊谦:一“盐”激起千层“浪”

发布时间:2024-07-31 09:59:43丨来源:青海日报丨作者:丨责任编辑:

地处青海省最南端的玉树藏族自治州囊谦县,属唐古拉褶皱区,经过长期地质演变,这里蕴含丰富盐矿资源。目前,囊谦县已发现盐泉29处,其中有8处建为盐场。

曾几何时,盐田为囊谦县的牧民群众铺就了一条生存之路,随着时代变迁,古盐田如何焕发新生机?

囊谦县着晓乡茶哈村给出了答案。

时间回到2021年年初,囊谦县委县政府提出“三黑一红”的产业发展方向,其中,“一红”指的就是囊谦的红盐产业。

囊谦县委书记石大存说:“囊谦县坚持以盐为媒,拿盐说盐,靠盐说事,在保护和利用好红盐的基础上,促进自然禀赋和历史文化融合发展,不断做大做强盐文章,让盐产业成为囊谦人民致富的新产业。”

有了明确的方向和指引,时任着晓乡团委书记、茶哈村包村组长的欧金丁桑为茶哈村找到了发展的好路子。

“我们着晓乡茶哈村的乃格盐场是囊谦八大盐场之一,这里海拔高达4034米,盐场依山间谷地之势而建,总面积约7000平方米。守着这么好的资源,一定要把它利用起来。”欧金丁桑说。

经过一番考察,当年,茶哈村就利用村集体经济光伏收益资金的14万元和青海藏人缘商贸有限公司出资的16万元,成立了着晓乡茶哈村乡村产业发展基地。

村党支部书记加俄俄保说:“我们利用丰富的红盐资源,开发红盐产品,形成‘政府引导+企业运作+村民分红’的产业发展模式,不仅带动了村集体发展,还为村里提供了就业岗位。”

从一开始的几个人发展到现在的几十人,从几十平方米的场地发展到现在的几百平方米,产品从单一的热敷盐袋发展为现在的“青南红盐”系列产品,每年的分红也越来越高。经过几年快速发展,茶哈村乡村红盐产业发展基地已初见规模。

“2023年,我们从基地分红23万元。同时,村里有40多人在基地上班,其中大部分是脱贫户,他们没有底薪,多劳多得,平均下来一个月最少可以领到两千多元的工资。”加俄俄保说。

乃格盐场内工人正在劳作(摄影:青海日报记者 程宦宁)

7月15日,记者来到囊谦县香达镇格东涌社区的着晓乡茶哈村乡村产业发展基地,这里看起来不是很大,但生产车间、原料仓库、直播间、产品展厅、会议室等配套齐全。

走进生产车间,基地负责人代青旺扎正和十几名工人筛盐、洗盐、装料、缝纫布料、装盐、封口、包装……忙得热火朝天。

随着代青旺扎来到基地的产品展示区,展示台上摆放着各类红盐产品。“为了迎合市场需求,我们同青海大学藏医学院签订了乡村振兴战略合作协议,目前已研发‘青南红盐’系列产品,包括红盐洗手液、红盐沐浴露、红盐洗发露、红盐洁面乳、红盐洗发膏等。”代青旺扎介绍。

代青旺扎是从茶哈村走出来的大学生,2018年毕业后,一直在外地工作。2021年,得知村里要发展红盐产业,他立马回到家乡,并挑起了产业发展基地的大梁。在代青旺扎的影响下,村里越来越多的大学生毕业后都选择来到基地,为家乡的发展助力。

在直播间,学习电子商务专业的大学生江才朋措正在向大家介绍红盐产品,“囊谦藏红盐热敷包中除红盐外,还有艾叶草、红花、益母草等高原中藏药,用红盐热敷可以将体内的湿气、寒气排出,具有温经活络、消炎散寒、缓解疼痛的作用……”

代青旺扎说:“现在基地里算上我一共有8名大学毕业生,他们分别负责基地办公室、电商、销售、生产、财务、广告等工作。我们都是年轻人,大家干起活来都很用心很努力,就是为了把我们村的红盐产业做大做强。”

功夫不负有心人,目前,囊谦藏红盐产品已在抖音、淘宝、快手、微信等各大主流电商平台开通线上销售渠道,线下已在拉萨、成都、西宁等地的大型商超上架销售,还开设了囊谦红盐专卖店。

如今,茶哈村的红盐产品销量越来越好。今年,在茶哈村的乃格盐场又新增了5名采盐工,62岁的阿年多格便是其中之一。“岁数大了,出去找不到活干,但是制盐的手艺从小就会,没想到现在还能靠手艺在家门口赚上钱。”阿年多格开心地说。

一“盐”激起千层“浪”。不管时代如何变迁,凭借勤劳的双手,囊谦牧民将丰富的资源变为真金白银的财富。

(文:程宦宁、余晖、桑求桑毛,原标题:一“盐”激起千层“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