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里边疆•四季乌珠穆沁|蒙古族搏克:力量与智慧的极致较量

发布时间:2023-12-16 23:45:40丨来源:中国网丨作者:丨责任编辑:苏文彦

“三个乌珠穆沁人:一个是套马手,一个是搏克手,一个是长调歌手。”这句古老的乌珠穆沁谚语,讲透了这里的人们镌刻在基因和血液里的追求——智慧、勇敢和深情。

它不只是一种运动,是每个乌珠穆沁人的精神信仰,从出生孩儿的名字到白发老者的“往事”,都与这份“荣耀”相关;

它的训练也不是在场馆里,而是在牧人的生活中,套马、接羔、打草,每一份力量和智慧的获得,都来自扎扎实实的游牧生活;

它的传承,依赖于这片原生态的静美草原,依赖于春夏秋冬一场场那达慕,依赖于热爱、坚守、保护它的乌珠穆沁儿女们……

内蒙古锡林郭勒盟乌珠穆沁草原,是蒙古族搏克的摇篮。“三个乌珠穆沁人:一个是套马手,一个是搏克手,一个是长调歌手。”这句古老的乌珠穆沁谚语,讲透了这里的人们镌刻在基因和血液里的追求——智慧、勇敢和深情。

如今,蒙古族搏克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在草原上被很好地保护和传承着。盛夏、银冬,来到“四季乌珠穆沁”,我们可以看到力量与智慧的极致较量,感受草原儿女独有的骁勇与赤诚!

草原上的人们把蒙古式摔跤称作“搏克”(蒙古语,摔跤,也有攻不破、摔不烂、持久永恒之意),它是蒙古族“男儿三艺”之一,是蒙古族传统体育娱乐活动,无论是祭敖包,还是召开那达慕,“搏克”都是不可缺少的项目。

2006年,蒙古族博克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3年,国家体育总局把搏克运动与中国式摔跤融为一体,正式纳入全国摔跤锦标赛中。

内蒙古锡林郭勒盟东乌珠穆沁旗是蒙古族搏克的“金色摇篮”,1984年,为了把搏克运动发扬光大,东乌珠穆沁旗成立了摔跤协会,将每年的6月10日定为“搏克节”。

在内蒙古各种规模的搏克赛中,东乌珠穆沁旗是产生冠军健将最多的旗县,这里的70-80%的男人都会参与搏克比赛,是搏克这项运动群众基础最好、参与比例最大、传承得最为扎实深厚的地方。

查干扎那、吉日嘎拉、巴图苏和、巴雅尔巴特、巴音吉日嘎拉、巴图吉日嘎拉等搏克名将都来自东乌珠穆沁旗,这里还是奥运健将伊德鑫、全运会冠军钱德根的故乡。

搏克已有近2000年的历史,西汉初期开始盛行,元代广泛流行,清代得到空前发展。如今,内蒙古自治区各地,尤其是锡林郭勒盟、呼伦贝尔市、鄂尔多斯市、通辽市、阿拉善盟等地都广为流行。







(摄影:中国网草原频道特约摄影师 姚永胜,王华、张丽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