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通辽市科左后旗是“中国西门塔尔—草原类型群”的核心区。黄牛改良工作走过了70多年的漫长岁月,黄牛质量和数量稳居自治区乃至全国旗县级榜首。近年来,科左后旗不断涌现养牛能手,通过少养精养、优化品质,以质求胜,出现了一批身价10万元以上的“高端牛”,极大提升了科左后旗黄牛的品牌价值。
走进努古斯台镇柴达木嘎查村民孟海青家的牛舍,一头头基础母牛体格健壮优美,肉用特征明显。孟海青告诉记者,2019年到2020年期间,他把自家原有的20头基础母牛逐渐置换成了德系西门塔尔,通过少养精养、养好牛、种养结合,降低了养殖成本,提高了效益。
下午4点,巴胡塔苏木边布拉嘎查的清明正在牛舍里忙着喂牛。清明是远近闻名的养牛能手,从2003年开始黄牛改良,多年来他坚持记录每头牛的谱系档案,不断优化基础母牛品质。通过多年的努力,清明的改良成果得到了市场的认可。清明告诉记者,他家7月龄公犊就能卖到2万元,初配怀孕母牛能卖5万元。
今天,“中国西门塔尔牛”遍及科左后旗每个角落,是该旗肉牛产业的主导品种,良种牛比例达到98%,母牛繁殖成活率从90年代的45%提高到现在的85%,部分地区达到了90%以上,每年的黄牛冷配头数从90年代的5万多头提高到现在的40多万头。2022年牧业年度,牛存栏达到104.3万头,其中繁殖母牛存栏66.6万头,牛出栏32.7万头。全旗19个苏木镇场中有10个养殖规模超5万头;262个行政村中有45个养殖规模超5000头。
铆足“牛”劲能生金。一头牛身价10万元,有的甚至达到了20万元。一头头科左后旗黄牛的出栏,就是一笔笔不菲收入,鼓起了农牧民的腰包。
“我旗黄牛改良工作始终坚持以西门塔尔牛为改良方向,推广应用先进的改良技术和饲养技术,逐年不断提高了牛群的品种质量,并把肉牛产业作为畜牧主导产业加以重点谋划,以国家和自治区重点项目建设为动力,加强了基础设施和产业化基地建设,加强畜牧业服务体系建设和执法体系建设,有力地推动了肉牛产业的规模化、标准化发展,大力提高了经济效益。为我旗肉牛产业高质量发展做出强有力的技术支撑。”科左后旗畜牧水产服务中心主任胡日查说。
近一个时期以来,科左后旗始终坚持富民产业定位和全产业链发展方向不动摇,聚焦通辽市全力打造全国肉牛产业第一重镇目标,以推进畜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导向,通过品种培优、品质提升、品牌打造,着力优化产业布局、延伸产业链条、创新发展机制、完善政策举措,统筹推进肉牛良种繁育、标准化养殖、饲草料保障、疫病防控、质量安全监管、屠宰加工、市场流通、科技服务、品牌管理体系,集中力量筑牢母牛繁育基础,补齐育肥和屠宰加工短板,加快从“卖肉牛”到“卖牛肉”的转变,努力实现“全国肉牛产业第一旗”由数量规模第一向综合效益第一的转型升级。
(文/图:周宝臣 王青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