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网5月15日讯(记者 王金梅) 五月的青海高原,雪山初融、青草发芽,一片生机盎然的景象。15日上午,2023“行进黄南看发展”全国重点网络媒体集中采访活动在青海省黄南藏族自治州启动,人民网、新华网、中国网、中新网、央广网等来自全国各地以及青海省的23家网络媒体走进“神韵黄南”,聚焦发展变化。
2023“行进黄南看发展”全国重点网络媒体集中采访活动启动仪式(摄影:中国网记者 王金梅)
采访团一行将走进深度走进“西域胜境”,领略“山水黄南”,探访“文化同仁”,深入“秀美泽库”,寻访“幸福蒙旗”,遇见“灵秀尖扎”,共同见证黄南藏族自治州生态保护成果、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成效、文化旅游乡村振兴新气象,感受和体验黄南藏族自治州历史、生态、自然、人文魅力,宣传好“大美青海·神韵黄南”。
黄南藏族自治州地处青海省东南部、青甘川三省交界地区,因位于黄河上游第一湾南部而得名。黄南藏语称“热贡”,译为“梦想成真的金色谷地”,自1953年自治州成立以来,藏、汉、蒙古、土、回、撒拉、保安等各族人民在1.89万平方千米的土地上唇齿相依、休戚与共。70年来,在党的民族政策的光辉照耀下,黄南藏族自治州经济建设从落后走向进步,社会事业从封闭走向开放,人民生活从贫穷走向殷实。
黄南藏族自治州州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宋辉在致辞中说,党的十八大以来,黄南藏族自治州聚焦打造生态文明高地和产业“四地”,全面建设“山水黄南”,高质量推进“三区建设”,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着力打造共同富裕的黄南样板。今天的黄南,山清水秀、生机勃发,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今天的黄南,在全省发展方阵中往前走、上台阶、作贡献的态势越来越强劲,发出了“小州也有大作为”的铿锵之音,高质量发展之路展现出广阔前景;今天的黄南,各族群众生活更加殷实、更加美满、更加幸福,正信心满怀朝着共同富裕的目标迈进。
宋辉表示,希望记者朋友们走进黄南、感知黄南,发挥各自媒体优势,宣传黄南改革发展的新成果、展示黄南乡村振兴的新气象、描绘山水黄南的新画卷、讲述黄南民族团结的好故事,凝聚万众一心建设现代化新黄南的磅礴力量。
黄南藏族自治州州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宋辉致辞(摄影:中国网记者 王金梅)
媒体代表人民网记者马可欣说:“此次‘行进黄南看发展’采访活动,为我们深入了解黄南州成立70年以来取得的巨大成就提供了一次契机,也为我们共同书写‘山水黄南’故事提供了一个平台。希望通过此次采访活动,与媒体同仁们一道采写出更多‘沾泥土、带露珠、冒热气’的好作品,将黄南的好故事、好声音传播得更广、更远。”
作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州,黄南藏族自治州是典型的多民族和睦相处、多文化融合发展的地区。黄南全境属国家三江源自然保护综合实验区,被命名为第五批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黄南文化旅游资源丰富,被批准为国家藏羌彝文化产业走廊核心区和国家级热贡文化生态保护区。黄南绿色产业发展前景广阔,是青海省绿色有机农畜产品输出地先行示范州,是全国有机畜牧业示范基地、国家级有机食品生产基地,是青海省打造清洁能源产业高地的重要地区。
黄南藏族自治州是热贡艺术的发祥地,是青海省世界级和国家级非遗项目最为集中的地区,被誉为安多藏族文化中心。现已查明古文化遗址409处,有联合国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2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8项,国家级非遗传承人15名、国家级工艺美术大师10人。拥有历史文化名城等国家级、省级旅游景点和文物保护单位120处,国家级森林、湿地、草原、沙漠公园7处,山水林田湖草冰沙资源富集,文化旅游资源得天独厚。
近年来,黄南藏族自治州深入推进文化旅游融合发展,积极融入国际生态旅游目的地。目前,已形成以唐卡、堆绣为主的文化产业集群,建成各类非遗传习中心128个,全州文化旅游业经营主体达500多家。黄南藏族自治州依托资源优势和发展基础,形成了以生态有机农牧业、清洁能源、生态水、中藏药、民族用品加工为主的产业体系,正以昂扬的姿态积极融入绿色有机农畜产品输出地、国家清洁能源产业高地建设。
黄南藏族自治州确立“一带两区一中心”新型城镇化空间布局,扎实推进国家传统村落集中连片保护利用示范、高原美丽乡村、美丽城镇和唐卡艺术小镇等项目,走出了一条科学布局、城乡统筹、生态文明、文化传承的新型城镇化道路。我们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就业创业、教育卫生、社会保障等各项事业蓬勃发展,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显著提升。
2023“行进黄南看发展”全国重点网络媒体集中采访活动合影(摄影:包拓业)
本次采访活动由青海省委宣传部、青海省委统战部指导,黄南藏族自治州委、州人民政府主办,黄南藏族自治州委宣传部、青海省互联网新闻中心承办。
(摄影:中国网记者 王金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