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杂多县因水而得名,因生态而闻名。全区处于三江源腹地,是澜沧江以及长江南源当曲河的发源地,是三江源国家公园澜沧江源园区所在地。
特殊的地理区位和重要的生态地位造就了杂多在三江源地区生态环境的独特性,保护好杂多生态环境功在当代、利在千秋。根据玉树州委安排,杂多县于2021年9月正式启动全域无垃圾和禁塑减废专项行动,旨在通过全民动员、全域参与、全域治理,坚决扛起维护生态安全、保护三江源、保护“中华水塔”的重大历史使命。
“前些年,我们这儿草原上垃圾很多,人们会随手把垃圾扔到草原上,渐渐的水也不清了,草长得也稀疏了,放牧的时候牛也会吃进去垃圾。现在党和政府大力提倡保护环境,人们的环保意识增强了,村里会定期组织管护员捡垃圾,日常的生活垃圾我们也会拉到集中处理点,草原上基本看不到垃圾了,水变清了,草又茂盛起来了。”家住扎青乡澜沧江源头的牧民罗松达哇说。
全域无垃圾和禁塑减废专项行动开展以来,杂多县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树牢“国之大者”,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牢记“三个最大”省情定位,聚焦“六个现代化新青海”建设、玉树“树好三个形象,打造六个区”、杂多“四家园、一打造”,以实干体现使命,以实绩彰显担当,上下齐心、拼搏进取,努力在全面推进全域无垃圾和禁塑减废上做示范,在全力打造高原宜居宜游宜业美丽新家园上出实招,汇聚起绿色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合力。
建好“指挥部”,在上下贯通、步调一致中做好“组织领导”文章。把开展全域无垃圾和禁塑减废专项行动作为一项重要的政治任务,早谋划、早部署,及时召开全县动员部署大会,制定印发《杂多县全域无垃圾和禁塑减废专项行动方案》等8个专项行动方案,构建了“党委抓总、上下贯通、左右联动、齐抓共管”的行动体系。落实党政一把手第一责任人责任,由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担任双组长,总体部署和统筹协调全县全域无垃圾和禁塑减废工作,领导小组下设“一办七组”工作专班,具体负责组织实施、推动落实。各乡镇、各部门分别成立领导小组,根据工作安排各司其职、协调联动、密切配合、精准发力,形成齐抓共管的强大合力。推行常委联乡、县级领导包村工作机制,通过定期召开县委常委会、县政府常务会、工作座谈会、推进会、反馈整改汇报会等,听取工作进展汇报,研究解决问题,全面延伸整治范围,有力有序推进全域无垃圾专项治理工作不断向纵深发展。
吹响“宣传号”,在户告人晓、潜移默化中做好“宣传引导”文章。把宣传引导工作摆在重要位置,以“人人知晓、人人参与”为目标,创新宣传内容、宣传载体和方式方法,不断提高干部群众知晓率和参与度,让广大干部群众真心拥护、积极支持、热情参与专项行动,在全县切实营造“保护环境人人有责、整治环境从我做起”的浓厚氛围。构建全媒体宣传格局,在“杂多在线”公众平台、“大美杂多”APP、视频号“杂多融媒”等开设“三创一行动”“开展全域无垃圾和禁塑减废”等专栏,持续发布中央和省州县关于生态环保政策方针和文件会议精神、藏汉双语倡议书、环保小知识、各单位好的经验做法176期,制作转发双语视频17篇。积极加强与中央和省州主流媒体联系,持续推送杂多全域无垃圾和禁塑减废工作成效和特色做法。充分发挥全县17支理论宣讲队、11支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队等队伍以及各乡镇各单位各村(社区)宣传委员、宣传员和党员干部等作用,集中开展宣讲活动82场次,深入田间地头为群众发放双语“口袋书”、宣讲册2.1万余份,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让群众了解保护生态环境和禁塑减废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把文明意识、卫生观念和良好行为习惯传播到千家万户,使专项行动家喻户晓、深入人心,并身体力行引导群众做爱护环境的宣传员、排头兵。
挂上“作战图”,在锚定目标、加压推进中做好“任务落实”文章。“刚开始我们这儿垃圾遍地,人们看到垃圾会觉得跟自己没关系,这几年通过党和政府还有社区的宣传,人们从心理上感觉到了垃圾对环境的危害,逐渐有了环保意识。现在我们开展全域无垃圾活动时,只要在微信群里一喊,所有人都会参与进来,平时看到垃圾人们也会自觉捡拾。每户都会把垃圾分类好放在家里,垃圾车到门口后,群众会按分类好的拿出来然后装车。禁塑减废方面,我们发放了环保布袋,通过宣传引导,教育老百姓不要用塑料袋或一次性纸杯等,现在我们买菜时都会拿布袋子和菜篮子。开展全域无垃圾和禁塑减废行动是我们这一代人对杂多、对子孙后代的功劳和业绩,现在全县的环境比以往改变很大,越来越好了。”萨呼腾镇加索下滩社区支部书记普才说。
近几年,杂多县推行了“党员岗”“街巷长”责任制,实施政府主导,社区、学校、企业、牧民共同参与、互相监督的“户分类、村收集、乡转运、县处理”牧区垃圾处理模式。把县城划分为6个片区、47个网格,常态化开展“周五环境卫生整治日”制度,累计发动全县干部群众参与环境综合整治6万人次。把全域无垃圾和禁塑减废工作开展情况纳入年终考核,层层签订目标责任书,强化任务落实。建立“红黑榜”评比机制,对环境卫生整治不到位的单位和单位负责人发现一起、通报一起。全面推行“一三五、二四六”垃圾分类回收方式,引导垃圾分类投放、建立垃圾分类运输台账,基本实现垃圾“资源化利用+焚烧处理+无害化处理”。推行“七彩彩虹币 环保卫士我先行”绿色兑换活动,垃圾换日用品,调动了群众积极性。把开展专项行动纳入财政预算,两年累计筹措资金332万元用于专项行动工作经费,通过多种渠道筹措4000万元,用于城乡垃圾处置设备购置、保洁经费等方面,基本实现了各乡镇有垃圾收集设备、转运车和保洁队伍。按照“先减、再控、后禁”的原则,号召广大干部群众、个体户经营者等使用环保材料制品,禁止一次性塑料制品、塑料购物袋、一次性塑料餐具、一次性农用薄膜等销售和使用。
如今的杂多,天蓝、水清、地净,7.4万干部群众开窗现景、出门见景、抬头有景的美好愿望和普惠福利逐步成为现实。正如从青海民和来杂多经商的卓越广告店主高俊军所说:“现在杂多到处都干净整洁,希望我们能守护好这片‘净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