委员联名提案:将青海文都古城遗址列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发布时间:2023-03-09 13:24:11丨来源:中国网丨作者:王金梅丨责任编辑:王金梅

在“世界屋脊”黄河流域一隅——青海省海东市循化撒拉族自治县文都乡,有这样一座古城遗址,承载着700多年汉藏蒙交融的历史,经几百年岁月风雨的冲刷,仍保持着大气庄严的气度,在古城土坯的一粒沙间,仿佛仍闪耀着历史风云的印记和各民族文化在这片土地上交往交流交融并一路发展的光芒繁盛……

在“世界屋脊”黄河流域一隅——青海省海东市循化撒拉族自治县文都乡,有这样一座古城遗址,承载着700多年汉藏蒙交融的历史,经几百年岁月风雨的冲刷,仍保持着大气庄严的气度,在古城土坯的一粒沙间,仿佛仍闪耀着历史风云的印记和各民族文化在这片土地上交往交流交融并一路发展的光芒繁盛……

这是现今保存最完好的元代古城遗址之一,所在的文都乡诞育了爱国爱教的一代宗师十世班禅大师。20世纪80年代,文都古城作为元代遗留的珍贵古城遗址,被青海省人民政府列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坐落在青海省海东市循化撒拉族自治县文都乡的文都古城遗址


文物和文化遗产承载着中华民族的基因和血脉,是不可再生、不可替代的中华优秀文明资源。2023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加强文物和文化遗产保护传承。”

参加全国政协十四届一次会议的全国政协委员公保扎西提交提案,建议将青海文都古城遗址列入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提案中说,青海文都古城是元代以来国家军政防务体系重要组成部分,是一份极其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具有特殊的政治意义和历史文化价值,建议将文都古城遗址确定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这份提案也得到了同样关注文化遗产保护的多位委员支持,他们分别是:青海省政协副主席赛赤·确吉洛智嘉措、青海省社会科学院副院长、研究员鄂崇荣、青海师范大学副校长、教授赵海兴、中国科学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研究员高庆波。据悉,上述委员联名已将该提案提交政协大会。

提案中说,文都古城作为元代青藏地区的重要连接点,见证了中央政府对西藏实施全面管理的历史事实,是证明“西藏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的“活化石”。因其独特的历史文化价值,1988年文都古城遗址被青海省政府列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近年来引起了联合国科教文组织和国际上研究元代历史专家学者的关注。

做好文都古城遗址研究和保护工作,对进一步树立好正确的中华民族历史观、对外讲好中华文化好故事、推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具有重大意义。

提案建议:将文都古城遗址确定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对文都古城遗址进行考古发掘,加大发掘研究支持,组织专家学者对古城文化历史进行深度研究,彰显中华民族多元一体、融合包容、共同发展的历史文化。就近复原文都古城面貌,整合当地名胜古迹、十世班禅和喜饶嘉措大师纪念馆、西路军红色文化遗迹等,科学布局,建设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实践基地、民族团结教育基地,打造具有深厚历史文化底蕴的高原人文景区,弘扬文都古城遗址心向中华、维护统一的爱国优良传统。

参与联名提案的全国政协委员、青海省社会科学院副院长、研究员鄂崇荣接受中国网记者采访中说:“很高兴看到今年政府工作报告再次强调了加强文物和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也非常赞同这篇提案建言。文都古城离黄河(循化段)只有15公里左右,是黄河青海流域重要的文物古迹,承载了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记忆。保护好、利用好文都古城,也对建好、用好黄河国家文化公园(青海段)具有重要意义,可进一步推动黄河文化根深干壮,河湟文化枝繁叶茂,更加有形有感有效地铸牢各民族群众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全国政协委员、青海师范大学副校长、教授赵海兴也是联名提案者之一,他说:“青海文都古城遗址列入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可通过技术手段复原文都古城面貌,整合周边红色文化资源,打造具有深厚历史文化底蕴的高原人文景区,起到爱国主义教育意义,通过生动丰富的历史文化遗存,对外讲好中华民族团结进步好故事。”

文物和文化遗产具有穿越时空、跨越地域、直抵人心的魅力,是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重要资源,是扩大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的重要名片。委员们认为,文物在促进文明交流互鉴中具有独特作用,把文物和文化遗产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对讲好中国故事,推动文明交流互鉴,展现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意义重大。

(文:中国网记者 王金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