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树榕:"思考与奋进"的涂们,从《悲情布鲁克》"巴赖"一角说起

发布时间:2022-12-12 11:59:46丨来源:中国网草原频道丨作者:李树榕丨责任编辑:苏文彦

涂们走了,他扮演的一系列角色,在我们心中永恒……纪念涂们去世一周年。

2021年12月12日,鄂温克族表演艺术家涂们逝世,让人痛惜不已!一周年了,他的作品依然闪耀在荧屏上……

2006年到2018年,我们同为内蒙古自治区政协委员,分组讨论时还在同一个界别。他是一个不爱说话的人,每次见面,他只是默默地坐在那里看着大家,默默地听人们说话,偶尔发言,特别有见地。2021年,最后一次见到他,是观看他的电影《兴安岭上》。他依然是沉静的、思考的、带着真诚与自信地倾听大家的发言。这在表演艺术领域实不多见的,因而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而他执导的歌舞剧《彩虹之路》则成了我艺术欣赏课程一直保留了近10年的经典案例。

在此,我用自己研究他在故事片《悲情布鲁克》扮演“巴赖”的文章,来寄托我深切的哀思。

鄂温克族表演艺术家涂们

近年来,中外电影产品多得令人目不暇接。然而过眼烟云太多,让人记得住的故事、记得住的人物却很少;尤其是让人记得住的配角就更少。但恰恰是这些少之又少的配角,在演艺界鱼龙混杂、文化快餐粗制滥造的现实面前,猛然地让人们意识到:表演水平,是越来越影响中国电影质量的一个大问题!

回顾塞夫、麦丽丝导演的草原题材电影,不论是《一代天骄成吉思汗》、《悲情布鲁克》还是《天上草原》,里边有一个演员总是让人难以忘记,这就是内蒙古电影制片厂的鄂温克族演员涂们。银幕上,他剽悍狂放、纵马豪饮;生活里,他却低调、矜持、深沉而稳重。不论在什么场所,他的眼神里总像是含着什么,嘴上却很少言语;心里总像思忖谋着什么,脸上却很少流露。当我重新“审视”涂们的影视作品时,他在《悲情布鲁克》里扮演的“巴赖”这个形象便一跃而出,对于解读什么是“表演水平”,是相当有说服力的。

电影《悲情布鲁克》,涂们扮演“巴赖”一角

说句实话,我一直认为配角比主角难演。仅从剧本提供的创作空间来看,主角的戏份子足,“看点”多,二度创作的依据非常丰满;而配角,不是一个点缀,一个搭配,就是一个结构故事的线索;或者是标志某种历史背景或文化类型的一个符号,等等,演员若没有足够的创作功力和表演水平是很难既尊重角色的规定性,又超越角色的有限性,并能够充分表现人物的独特性、鲜活性和丰富性的。所以,当一个演员的气质、形象、个头儿接近角色的时候,就创造潜力而言,能演好主角的未必能演好配角,能演好配角的却一定能演好主角。

不是吗,巴赖,在《悲情布鲁克》里是一个充满矛盾的小人物,一经涂们的创造,其吸引力、感染力和震撼力竟然都超过了完美而高大的主人公车凌。为什么呢?因为从其表演可以看出,他的心理定位是源于生活的,即配角不仅在自己的位置上是“主角”,而且还是“个性鲜明的主角”,为此,他创作的角色既符合生活的逻辑,又符合人物性格发展的逻辑和人物情感变化的逻辑。

电影《悲情布鲁克》经典“醉骑”片段,“巴赖”脱缰起舞

影片里,集中体现巴赖性格的是与女主角卓拉的四场对手戏。涂们试图通过这有限的篇幅,把巴赖表现成一个大正义而小“邪恶”;大勇敢而小“懦弱”;大严肃而小“滑稽”;重情、重义、更重民族气节的个性鲜明的人物形象。为此,他的眼神、姿态、动作、语气和声调,都是从人物的性格出发的。

巴赖第一次遇到卓拉,是卓拉还深陷于丧夫之痛,心里燃烧着复仇烈火的时候。巴赖骑在马上,身子一探,脑袋一歪,眼珠一斜,声音甜腻腻的挑逗性十足:“嫁给我吧,美人。我的黄金数也数不清呢,嗯?”第二次,是在日寇袭击时巴赖承担了救助卓拉的任务。当他右手使劲扯出茅屋的房梁,用坍塌的牧草覆盖了卓拉后,就蹲下来大解。子弹呼啸着不断飞来,他从容的探身够到一块石头,完成了“任务”,记好了裤带,带着卓拉成功地突围了。第三次,是他追求卓拉时被卓拉骗走了坐骑,离他而去。此刻,他竟成竹在胸,不急不火,跪在雪原上,双手耷拉在胸前,眯缝着眼睛,十分陶醉的模仿野狼嚎叫起来。不久,卓拉果然被训练有素的主人的骏马驮了回来。

就是这一系列符合“规定情境”的生动的行为细节,构筑成了一个有血有肉有个性的人物。涂们曾告诉我,这得益于塞夫、麦丽丝对于演员撰写“角色小传”的要求,因为这是表演中言行举止与情感活动的依据。完成这份“作业”,配角所下的功夫比主角还大。因为一般情况下,剧本对配角往往着墨不多,要认识并分析清楚一个配角所处的社会地位(包括政治地位和经济地位)、人际关系,是需要努力调动生活积累和想象能力的,不然很难把人物的成长历程、生活遭际、现实处境、行动宗旨“捋清楚”,进而也就很难感同身受地体验人物的喜怒哀乐了。

电影《悲情布鲁克》剧照

得益于这样的创作经验,涂们对巴赖这个角色的把握不仅非常清晰,而且十分准确。他明白,“表演的最高境界,就是演人物关系”。所以,他把巴赖与卓拉的关系分成两层:一是显在的关系,即一个年轻力壮的小伙子在执着的向一位美丽的女性求爱,既合情又合理;二是潜在的关系,当卓拉怀疑车凌杀害了自己的丈夫,而巴赖既是车凌的拜把子兄弟,又是布鲁克草原有名的义士时,因车凌之故,巴赖不该急切地向卓拉求婚,因性格之故,他又必然义无反顾、勇往直前的追求到底。所以,他的表演,就是要把显在与潜在的人物关系生动地表现出来。

他与卓拉的第一次“交锋”,是用毫不介意的轻松态度,淡化了潜在关系的矛盾性,仅仅几十秒钟,就把一个脑子灵活,幽默诙谐,洒脱得近乎于超然,自信得近乎于自负,无畏得近乎于无赖的形象推到了观众面前。

第二次,他“匆匆忙忙”掩藏卓拉的动作曾给人造成了瞬间的疑惑——一个不怕死的蒙古汉子在鬼子面前怎么会有些“慌乱”?随之谜底便被揭开——之所以如此,并非是因敌众我寡,而是内急。正是他为人物设计的这个“有伤大雅”的细节(剧本里没有),才非常有力的以唯独的方式体现出了“巴赖式”的临危不乱、从容和悠然。

第三次,在他模仿狼嚎的“恶作剧”中,那稳操胜券的神情就让一个狡黠而又真诚,率直而有谋略的个性化人物形象更加清晰的“立”了起来。

如果说,演员服从角色,角色服从作品,作品服从生活,是上述三场戏成功的依据,那么,带有传奇色彩的第四场戏,是否还具有现实的可信性呢?

电影《悲情布鲁克》,“巴赖”与“卓拉”

卓拉的毡包外,巴赖怀着志在必得的心态,铺陈开金银财宝,发起了求婚攻势。他一会儿载歌载舞,一会儿甜言蜜语,一会儿慷慨许诺,一会儿嬉戏调侃。可是,当卓拉断然拒绝的态度伤害了他的自尊时,他竟然要无礼施暴。谁料就在此刻鬼子包围了上来……毫无准备的巴赖却面无惧色,从容应对,一心要救出卓拉。残忍的鬼子砍断了他的右臂,顿时血流如注,他却依然故我,拼杀自如。恼羞成怒的敌人又砍掉了他的左臂,忍受着剧痛,他竟腾空而起,踹出双脚,继续杀敌。就在身中数枪,奄奄一息之际,他还平静而温柔地对卓拉说:“别哭,我的新娘,答应我!笑一笑,笑一笑,你要用微笑送我上路……”

只是几组镜头、几场戏,涂们就把一个人物“立起来”了!没有台词功夫、形体功夫不行,没有深入角色的情感体验就更不行了。那么,作为表演的心理基础,演员要“体验”的情感又是什么呢?

狄德罗说:“一切情节上的纠纷都是从人物性格引出来的。”而性格,就是不同人物对待矛盾的不同态度,是在民族、家族遗传基础上由其生活经历和价值观所造就的。从巴赖所处的环境看,抗日战争时期中国人与日本侵略者的斗争构成的“大情境”,造就了巴赖的“阶级仇、民族恨”。日寇铁蹄下布鲁克草原上蒙古人之间的矛盾构成的“小情境”,又造就了巴赖的无奈与超然。如此,怎样在人物与人物、人物与环境的冲突中找准自己的位置,从而明确自己在情境中的地位和作用,就是巴赖带着性格特色进行情感体验的前提。其中难度较大的不仅是对朋友之间、爱人之间、战友之间“伦理力量冲突”的把握,对敌我之间“政治力量冲突”的把握,更重要的是对于这两种冲突之间发生的冲突的把握。因为,“恋爱、荣誉、光荣、英雄品质、友谊之类的成败所引起的争端”是考量人物性格的综合性标尺。其中“恋爱”的成败,由于其道德层面的普适性,最能引发观众的共鸣,巴赖与卓拉之间矛盾冲突的“看点”就是由此导入的。而“荣誉、光荣、友谊”等方面的成败,作为政治性命题,即衬托出巴赖坚决抗日、奋力杀敌、勇敢顽强的“英雄品质”,又使之与情欲形成了矛盾。就在这样复杂的关系中,涂们塑造的这一形象,能够寓庄于谐,使其一次次带有喜剧色彩的“求爱”、“求婚”因“不合时宜”而更具有吸引力、感染力和耐人寻味的深意。

涂们走了,他扮演的一系列角色,在我们心中永恒

或许有人说,巴赖追求卓拉没有错,错就错在不该在那样的环境以那样的方式去追求,以致造成了无谓的牺牲。但我却认为,没有他独特的行为方式和语言方式,没有他大正经中的小“不正经”以及大正义与小“邪恶”的相反相成;大勇敢与小“懦弱”的对立统一;大严肃与小“滑稽”的水乳交融所形成的性格特点,巴赖就不是巴赖了。所以,“配角,在自己的位置上是主角”的生活根据就在于从社会角色来看,现实中的每一个人,既是主角又是配角,其自身的主体意识和性格特点都带有双重性。因而,演坏人时,若是把自己当成了坏人,就演不出坏人的“真实性”,同样道理,演配角时,若是把自己当成了配角,也就演不出配角的“真实性”了,因为配角的一切行动与主角一样,都具有主体的独立性和自主性,从而才能显现出其行为的充分合理性与逻辑的力量。

是啊,一部影片,毕竟只能表现一个人物在某一时期的一段生活状况,要使这些片断成为其生命活动的有机延伸,演员首先要在体验生活、研究生活的基础上完成“前剧情”想象,否则他的表演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因而,不论主角还是配角,只要参透了“生活决定性格,性格决定命运”的规律,每一个角色都会因其独特的性格而更加鲜活,演员的表演水平才会得到根本性的提高。

这是巴赖(涂们)告诉我们的,也是“中国电影经验”告诉我们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