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1日凌晨,本该狂欢大促的时刻,新冠肺炎疫情却再次卷土重来,通辽市主城区迎来了三年来最严峻的疫情冲击。一觉醒来,车水马龙不见了、喧嚣热闹不见了,全域静态管理之下,全市人民宅家抗疫、企业员工居家办公。
有人在家,就要有人在外,上阵拼搏的除了白衣天使、最美逆行者们,还有百余名科尔沁区人社系统干部职工的身影,“人社人”的称号赋予他们神圣的使命,人社速度、力度、温度也给了他们逆行而上的责任与担当。
这种人社速度叫“立即行动”
“按照区委要求,组织人员奔赴包联社区,立即行动!”11月11日,科尔沁区人社局第一时间响应区委防疫号召,早上6点,闻令而动的百余名人社干部的身影出现在四七二社区、北京观筑社区、新建街社区、交通门社区等人社系统包联点位。
6点,开始全员核酸准备工作;7点——11点,维护核酸采样秩序、现场持续消杀;11——15点,上门为行动不便的住户进行核酸采样……今天是科尔沁区人力资源和就业服务中心张德立包联社区的第六天,他的“午饭”时间照例被自己安排在了下午3点之后。“别看我中午饭吃的晚,咱晚饭吃的早啊。”充满干劲儿又幽默十足,因为他晚上8点还要值夜班,在那之前要解决了晚饭。
像张德立这样的人社干部,先后有106人,疫情防控值守、管控小区楼栋核酸采样、核酸检测采样现场秩序维护、为居民送医买药、转送物资,无不闪现着驻守干部的忙碌身影……没有惊天动地的成绩、没有刀山火海的险阻,但24*N的坚守,汇聚成万家灯火的守候,同样令人动容、值得点赞,让人充满力量。
这种人社力度叫“坚持到底”
“累不累,注意防护,饭要按时吃……”听完了妈妈的每日一“唠叨”,整理好防护服,董昕阳开始了今天的第二遍消杀工作。2022年11月,零零后的他到科尔沁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综合行政执法大队工作整满一年;11月16日,到隔离点工作满20天。
为了协助呼市返通大学生的隔离工作,早在10月28日,科尔沁区人社系统11名党员干部就在集中隔离点上岗了。
“五份不能吃辣的、四份加量的。”董昕阳再次跟送餐饭店核对了隔离人员的盒饭要求,“学生们刚回家,一定要让他们吃好了。”20出头的小伙子,为了让自己负责的隔离人员吃上可口的饭菜,展现了平时难有的细心。“我年轻就应该多干点,父母肯定挂念,但也支持我,20天不算什么,我可以坚持到底!”
他们可能还要再坚持10天、20天,甚至更长时间,但无一句喊累、无一人退缩。是的,“坚持到底”,是青年的肩膀,更是人社的脊梁。
这种人社温度叫“双向奔赴”
随着此次疫情一起来的,还有今年冬天的第一场雪和雪后的大幅降温。一上午的室外核酸采样,让人社干部黄春昱的手又痒又疼没法动。“慢慢来,转身,抬右胳膊……”经过三个同事的帮忙,黄春昱的防护服终于艰难的脱下来了。作为包联北京观筑社区小组组长的黄春昱,虽然年纪稍大,但从来没一点特殊,事事抢在先,时时想在前,几天的值守下来,社区居民没有不对他竖起大拇指的。
“老黄啊,这是我刚煮的饺子,快趁热吃。”晚上值夜班时,居民送来了热气腾腾的饺子。送暖贴、热水袋,送吃送喝,居民们想尽办法为包联的工作人员送上关心和温暖。“我们做的,大家都看得到,我们不孤单。”你在我身前战斗,充满人社温度;我在你身后守候,这是双向奔赴!
英雄不独疆场出,闪光尽在细微处。科尔沁区人社人会和这座城市的千万守护者一起,汇聚微光、照亮去路。(文:孔湘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