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奈曼旗沙地玉米产量实现新突破

发布时间:2022-11-25 18:50:00丨来源:中国网丨作者:丨责任编辑:苏文彦

近年来,在中国农科院作物研究所的帮助下,内蒙古通辽市奈曼旗积极探索沙地玉米种植新模式,采用玉米密植滴灌生产技术,不仅节约了水资源,而且实现了产量新突破。

在固日班花苏木固日班花嘎查村民佟巴根那家的玉米田里,中国农科院作物研究所的专家们正在对玉米进行测产,这里是沙地密植高产玉米秋粮测产点位之一。

“我这地原来一亩地只能打几百斤粮食,现在北京农科院的专家李老师亲自来指导,亩产能达到1500斤左右。”佟巴根那说。

作为玉米主产区,奈曼旗深入实施“藏粮于技、藏粮于地”战略,在今年的沙地玉米种植中,与中国农科院专家合作,探索新技术、新方法,通过选用耐密品种、增密种植、滴水出苗、滴灌水肥一体化等技术,有效破解沙地玉米增产瓶颈问题。

“原来种植的密度不够,现在每亩是5500株,原来是3000—4000株,以前技术也不行,浇水、上肥都不科学,他们教我们,肥和水都得少量多次,这样就能省不少水,还能比原来高产。”说起沙地玉米增产的办法,佟巴根那很有心得。

经过中国农科院作物研究所专家的现场实测,佟巴根那家的沙地玉米试验区标准水平均产量为750kg/亩,增产增收效果明显。

“我种了半辈子地了,没得过这样的好收成,这都得感谢中国农科院的技术人员,他们不来指导的话,我也打不出来这么多粮食。”佟巴根那说。

科尔沁沙地富含水资源,一个沙包就是一座“小型水库”,但也存在沙地保水保肥性能差、春季风沙易毁苗等问题,对此,中国农科院作物研究所、玉米首席专家李少昆给出了沙地玉米提高产量的解决办法。

“如何大面积提高产量,要注意这几个方面。第一,灌溉要少量多次,避免大水漫灌造成浪费。第二,施肥按照我们现在的方案,把原来一次性施肥改成了6次冲肥,按照玉米生长发育的需要分次施肥,避免前期施肥量过多造成旺长,后期又脱肥,这样玉米的抗倒性就会大大提高。第三,品种的选择要合适,可以适当地选择早熟品种,通过增加密度、化控等这些措施,来保证早熟品种仍然能够获取高产。”李少昆说。

今年,奈曼旗探索种植沙地玉米5000亩,经测算平均每亩年节水100立方米左右,平均亩产在750-800公斤,收到很好节水效果的同时,实现了沙地玉米产量新突破。(文:李子阳 朱德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