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疫情下的那一声啼哭:科左后旗“熊猫血”孕妇平安分娩

发布时间:2022-11-25 17:25:00丨来源:中国网丨作者:丨责任编辑:苏文彦

11月23日11时38分,伴随着一声响亮的啼哭,一个新生命在内蒙古通辽市科左后旗第一人民医院顺利降生。这是该院疫情防控升级、进入闭环管理以来首例出生的宝宝。

11月22日22时,在120救护车的警报声中,一位来自疫情高风险区、孕40周的产妇被紧急送进科左后旗人民医院妇产科隔离病房。此时产妇下体流血,腹部剧痛,胎儿心跳也急速下降,情形非常危急。妇产科主任医师陈焕春第一时间对孕妇悉心指导,进行胎心监护,采取OTC试验测试宝宝胎心反应。

由于该孕产妇不仅是RH阴性血型(俗称熊猫血),而且羊水过少,属于高危孕产妇,必须尽快进行剖腹产,保证母婴安全,陈焕春带领妇产科团队马上进行术前准备,与麻醉科、介入科、手术中心、输血科、新生儿科等组成MDT(多学科抢救团队),制定详细的抢救预案。

由于孕妇是稀有血型,在手术中时刻面临出血、用血危机,新生儿出生后发生溶血的风险也很大,如若发生严重的新生儿溶血,宝宝也需要输血换血。由于旗内医院没有RH阴性血库存,科左后旗妇幼保健院院长张春玲紧急联系通辽市中心血站,申请RH阴性血,确保手术顺利进行。“在该产妇分娩前,我们做好了充足的备血,保障了产妇和孩子的生命安全。”张春玲说。

“熊猫血”珍稀难寻,同样弥足珍贵的还有所有医护人员为了让宝宝顺利出生,全力奔跑、密切合作付出的全部努力。该孕产妇是新冠肺炎确诊患者的密切接触者,刚入院时核酸检测结果还未出,医护人员存在极易被感染的风险。救人最要紧!科左后旗人民医院领导班子高度重视,同时启动了多个相关科室,做好全方位的应对措施,为产妇和新生儿的安全保驾护航同时也要保证防止医护人员感染。陈焕春说:“进入手术室的医务人员必须做好三级防护,戴三层手套,确实给手术操作带来了相当程度的不便。”在各方的共同努力下,医护人员穿着厚厚的防护装备,耐心、细致地完成手术。该孕妇顺利产下一名约3.9千克重的新生儿,目前母婴平安。

据了解,科左后旗第一人民医院是该旗本轮疫情确定的“黄码”医院,辖区各高风险区、集中隔离场所等人员有就医需求的都到该院就诊。科左后旗第一人民医院院长冯涛说:“宝宝的顺利降生就像黎明的曙光,让我们看到了胜利的希望。我们将深入践行白衣天使‘敬佑生命、救死扶伤、甘于奉献、大爱无疆’的初心和使命,全力做好各项工作,保障我旗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文:刘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