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霍林郭勒市创业历程中汲取奋进力量

发布时间:2022-11-17 16:45:00丨来源:中国网丨作者:丨责任编辑:苏文彦

从一片荒原到草原煤城,从因煤而建到缘煤而兴,一代创业者从风华正茂到皓首苍颜,一部内蒙古通辽市霍林郭勒的创业史就是伟大建党精神的彰显。现阶段,霍林郭勒市正处于绿色转型、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期,更需要从霍林郭勒市的创业历程中汲取伟大精神力量,在改革和发展中铸就新的辉煌。

霍林郭勒市是因煤而建、缘煤而兴的新兴工业城市。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全国重工业迅速发展,我国工业化的基础得以建立,但同时也面临着严重缺煤的考验。为了加快推进国家工业化进程,解决用煤需求,1959年4月,科尔沁右翼中旗地质队派出一行五人的找矿小组到大兴安岭以西的无人区域找矿。

漫漫荒原,一望无际,没有路,有的是沉睡的沼泽、低吼的冰河、呼啸的狂风;没有向导,有的是紧随其后的狼群、静观其变的毒蛇、千奇百怪的虫蚁;没有供给,有的是无情的山火、凶猛的山洪、险峻的山峰。尽管困难重重,但是创业者们无惧无畏,以困难来了我能上、风险来了我能担、任务来了我能冲的干劲,逢山开路,遇水架桥,历时四十五天,终于在1959年6月8日于霍林河西北岸的山上发现煤系地层。此后经过多次探测和反复考证,于1972年探明了面积为540平方公里、煤炭储量约130亿吨的霍林河煤田的基本情况。

在全国缺煤的形势下发现储量巨大的煤田无疑是喜从天降。开发建设大煤田,扎根荒原搞建设,1976年初,以三千五百民兵为主体的创业者陆续开进杳无人烟的霍林河谷,在极其艰苦的条件下,以“战风雪,斗严寒,不建成大露天心不甘”“早日建成大露天,誓为祖国献能源”的豪迈气概,凭着最原始的生产工具,开始在荒原上生产生活。

不忘初心,方得始终,初心易得,始终难求。要扎根荒原,创业者们必须经受得起天气恶劣、物资供给不足、交通不便的挑战;必须经受得起住帐篷、吃干苞米、喝白菜汤的考验;必须经受得起自己动手和泥脱坯、开山采石的劳动强度;必须经受得起蚊虫叮咬、缺医少药、物资匮乏的生活现状。但是,没有什么能阻止创业者们前进的步伐。生活上,从没有房子住单布帐篷、搭板房到盖起一栋栋平整的地窨子;从没有粮食吃返销粮、挖野菜、捡拾冻死动物尸体到自己开荒种地实现自给自足;从没有水喝河水、化雪水到打井取水。生产上,没有工具就自己造、没有材料就自己找、没有石头就自己开、没有砖就自己烧、没有路就自己修。这支“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的队伍,凭借自己的一腔热血和一身力气,让霍林河矿区喜讯不断,捷报频传,旧貌换新颜。

扎根荒原,离不开创业者艰苦卓绝的努力和付出,也离不开党和国家的帮助与支持。国家在极其困难的条件下,用宝贵的外汇从6个国家引进了817台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设备,确保矿区生产建设能够有序高效;兄弟旗县在物资极度紧缺的情况下节约自己的物资成立支援霍林河办事处,确保矿区后勤供给不会中断;扎鲁特旗牧民在草牧场严重短缺的情况下毅然让出自己世代游牧的草原,确保矿区能够大规模开发建设;全国各地上万人在明知条件极其艰苦的情况下依旧坚持到矿区支援建设,确保矿区人员配备充足。创业者们以忠于党、忠于人民、无私奉献的优秀品质,出色完成了党的事业、人民的事业,铸就了霍林郭勒市创业史。

1981年6月,我国自行设计自行建设的第一座大型现代化露天煤矿-霍林河露天煤矿正式成立,1984年9月1日,年产300万吨的一期工程移交投产,满足了当时蒙东和东北部分地区工业用煤需求,为东北工业振兴贡献了力量。1985年11月9日,经国务院批准成立霍林郭勒市。霍林河露天煤矿是我国五大露天煤矿最先建设的新型现代化矿区,是国家七五、八五计划的重点项目,在我国能源建设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和意义,标志着国家煤炭开发进入了现代化大型露天开采的新纪元。

创业维艰,奋斗以成。 创业者们前赴后继将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转化为干事创业的强大动力,完成了从“战霍林”到“富霍林”的伟大使命。蓝图绘就,正当乘风破浪;任重道远,更须策马扬鞭。当下所处的新时代,需要无数奋斗者汲取霍林郭勒市创业历程中的伟大精神力量,在“强霍林”征程的新起点上摧鼓奋进,续写霍林郭勒市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文:中共霍林郭勒市委员会党校 杜琳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