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小地块栽种,到形成一片片苜蓿“花海”,从林下试种蔬菜,到一块块小菜园飘出新鲜的果菜花香……内蒙古通辽市奈曼旗苇莲苏乡自2018年发展林下经济后,多点“开花”,农林牧各业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循环相生、协调发展,拓宽农牧民增收渠道,铺就了一条绿色发展之路。
苇莲苏乡地处老哈河南岸,因为曾是昔日的龙化州遗址而声名远播。在河岸边一片片水芦苇外围,当地农牧民栽植的鸡心果如今也是小有名气。随意走进一处鸡心果园,树下郁郁葱葱的紫花苜蓿随风摇曳,偶有几朵白色的苜蓿草花点缀其中,甚是喜人。
紫花苜蓿草以“牧草之王”著称,草质优良,含有大量的粗蛋白质、丰富的碳水化合物和多种微量元素,是牛、羊等食草牲畜的优良饲料。
“牲畜不仅有食吃,产生的粪便可以直接还田,有助于鸡心果树生长,实现了林木与养殖的双赢。”西二十家子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张海星说,以生态建设为基础、种养结合生态循环的模式发展果树经济林和林下经济,连带壮大养殖产业,这种模式已经得到了村民的认可。
苇莲苏乡林下经济的全面“开花”,带来的直接效益便是农牧民增收。以林下经济为抓手,发挥村集体土地撬动示范作用,突出政策和项目帮扶实效,经过四年多的努力,苇莲苏乡绿色生态循环模式发展势头良好,目前,全乡鸡心果栽植面积6000亩,林下种植紫花苜蓿3000余亩,杂粮杂豆5000余亩,药材200多亩。通过发展林下经济,每年实现人均增收1000元以上的农牧民达到1500余户。
“借着产业结构调整和低产林改造的东风,我们不断拓宽林业发展空间,形成了以林草、林蔬等为主的多形式林下经济模式,不仅实现了立体生产,产生了林业生态效能,还大幅度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和效益,拓宽了农户的增收渠道。”苇莲苏乡政府副乡长徐相春介绍。
发展林下经济,不但不与农业生产争地,还能让林地资源变成增收的“流动资本”。如今,苇莲苏乡的一片片鸡心果林地,已经从只有杂草,变成了“聚宝盆”。除了牲畜草料紫花苜蓿,林下“小菜园”正在逐渐兴起。
“以前各户鸡心果园浇水都是大水漫灌,现在通过项目资金带动,全乡鸡心果园基本都实现了精准滴灌,这样一来,在方便栽植户对鸡心果树管理的同时,有利于发展林下‘小菜园’经济。”徐相春介绍,下一步,苇莲苏乡陆续开展林下牧草料、林下蔬菜等项目建设和种植业科普活动,带动栽植户林下种植白菜、角瓜等各类林下作物。
(文/图:王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