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林郭勒市:校地共建筑巢引人才 校企合作蓄水助发展

发布时间:2022-05-18 17:45:00丨来源:中国网丨作者:丨责任编辑:苏文彦

5月10 日,霍林郭勒市职业技术学校张福祥等8名学生通过理论、实操等考试,成功入职国家电投内蒙古公司。“马上走上工作岗位了,很激动,感谢学校为我们搭建这么好的学习和就业平台。”该校2019级焊接技术应用专业学员张福祥高兴地说,入职国企,并且在家门口就业,他很满意。

近年来,内蒙古通辽霍林郭勒市聚焦技能人才队伍建设,结合产业发展升级需求,培养区域紧缺产业技能人才,积极探索校地企多样合作方式,不断提升技能人才培训服务精准度,为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赋能聚力。

19岁的张福祥是霍林郭勒市职业技术学校与通辽发电厂霍林河机加项目部联合实施现代学徒制培训的第一批学生。“我所参与的现代学徒制培训,不仅有学校教师讲解专业理论知识,还有企业师傅传授实际工艺与操作技术,培训内容全、方法活、技术新,在这里我学到了书本上没有的内容,让理论和实际更好地融合在一起,也为我今后工作打下了基础。”张福祥说。

随着产业升级、技术进步,职业教育往往会出现“训与用”存在一定脱节、“供与需”无法有效对接的现象。为对接区域产业,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霍林郭勒市通过现代学徒制,打通职业培训当中理论和实践之间的壁垒,在企业导师的指导下,让学生理解企业文化,提前掌握操作技能,以便学生毕业后能很快适应岗位工作。

这是霍林郭勒市突出基层导向和用人导向,不断深化校地合作、校企合作,化解结构性矛盾,推动高校毕业生高质量就业的一个缩影。

校地企合作是源头引水、根上培土。内蒙古民族大学机械工程学院霍林郭勒分院的揭牌成立是霍林郭勒市校地合作工作中结出的一枚硕果。作为深化校地合作的有力实践,自2017年12月20日揭牌成立以来,双方通过“3+1”联合办学模式,开启了“校地合作”新步伐,实现人才与企业岗位的无缝对接。“我觉得自己很幸运,在校三年的学习让我掌握了足够专业知识,企业实习的经历又让我具备了难得的实践经验,这样我们才成为企业真正需要的人才,将来走向工作岗位才更有竞争力,‘校地合作’让我受益匪浅。”成功在内蒙古创源金属有限公司就职的内蒙古民族大学2019级自动化、材料成型专业学生刘庆东作为“校地合作”模式的受益者深有感触。

近日,记者了解到,今年霍林郭勒市与内蒙古民族大学又达成全面战略合作协议,进一步丰富了校地合作路径。今后,双方将以人才就业、定点培养、实训基地、校企合作、创新创业为重点,深度联动,实现校地资源优势互补、互利共赢。

校地联姻,聚力齐心;产教融合,同向同心。近年来,霍林郭勒市把深化校企、校地合作作为助力全方位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和政治任务抓紧抓实,积极深化产学研融合,加大园区、企业与学校、科研院所等的对接合作,持续优化人才引入政策,完善人才培育机制,全力打造人才创新创业良好发展环境,为区域高质量发展提供“智慧力量”。依托霍林河公共实训基地,与东北大学、内蒙古民族大学开展办学合作,立足服务煤电铝主导产业发展,在建设和教学内容中体现企业生产元素,重点建设机电技术应用、焊接技术应用、分析检验技术、煤矿技术、智能制造装备技术等符合地区产业需求的专业,采用“双元培育”“现代学徒制”“订单培养”模式,围绕职业培训、技能培训、技工学校、创业孵化、技能鉴定五项工作重点,打造集“产、学、研、用”一体化的高技能人才培养应用和产业升级科研平台,多层次全链条开展产业工人培育和高技能人才培养工作,实现专业技能人才培养与企业需求无缝衔接。目前,整合政校企资源,与霍煤集团、机电设备检修公司、锦联、创源、联晟、旭阳等领军企业定期互访,创设生产性实训场所,组织大学生到企业岗位实习实训520人次,计划年内培养输送技能人才1600人。 (文:美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