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库伦旗:肉鹅产业带动乡村振兴“加速跑”

发布时间:2022-05-10 13:55:00丨来源:中国网草原频道丨作者:丨责任编辑:苏文彦

近年来,内蒙古通辽市库伦旗扣河子镇科学谋划、精准引导,把发展禽类养殖作为促进农民增收、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有效途径,积极鼓励和支持广大养殖户发展肉鹅养殖,实现了增收致富。

王文龙是扣河子镇九通鹅业负责人,发展肉鹅养殖是他连续9年打拼的事业。近两年,他根据市场行情,不光增加了饲养数量,还建起了孵化场,并于2022年1月正式投入使用。

谈到建孵化场的初衷,王文龙说:“以前我们就在吉林、鞍山一带买鹅雏,鹅雏运输距离太远,到家就有很多出现脱水的情况,再加上品种无法保证,成活率不高,所以我就考虑建个孵化场,这样养殖户买鹅雏就方便了,成活率高,品种也能保证。”

在王文龙的带动下,很多村民都跟他发展起了肉鹅养殖,扣河子村村民李青江就是其中一位。“我现在养的5000只鹅就是20天前从九通鹅业购进的鹅雏,除了购买鹅雏,养殖技术上有不懂的,王文龙都来帮忙指导,等鹅到了出栏的时候,他就上门来收。”李青江说。

由于企业规模不断扩大,肉鹅需求量逐年增加,九通鹅业现有孵化师、防疫员、动物营养师、饲养人员、抓鹅队员等近30人,真正带动了当地村民就业。于秀华是九通鹅业的孵化师,记者见到她时,她正在对鹅雏进行分装。

于秀华说:“我家有3000多只鹅,养3年了。这还是王文龙带动我们养的鹅,进雏、进料、卖鹅都是他帮我们。鹅现在大了就省心多了,利用空闲时间我就可以到这儿打零工。”

随着企业不断转型发展,扣河子镇九通鹅业已经串起了孵化产业、饲养管理、代孵代养、回收屠宰、统一销售的全链条。孵化场每批次能孵化鹅雏4万只、年产鹅雏200万只、全年肉鹅出栏量10万只。

经过几年的发展,扣河子镇现已成为库伦旗发展肉鹅养殖的主阵地,全镇依托林下资源和交通区位优势集中发展鹅产业,目前共有27处肉鹅养殖点,预计于6月中旬第一批肉鹅出栏,全年出栏4-5批,年出栏量达50万只。仅此一项就能带动扣河子周边60多户养殖户年收入达到1250万元,让老百姓的腰包鼓起来。



(文/图:丁茜 赵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