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好的情景总是令人终生难忘。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心怀家国、心系百姓,从顶层设计到基层考察,足迹遍布大江南北,察民情、问冷暖,留下许多生动画面。为迎接党的二十大召开,人民网推出“幸福说给总书记听”系列报道,那些与总书记有过幸福交谈的普通干部群众,回想难忘情景,结合生活的巨大变迁,都有一个共同的愿望——把掏心窝的话儿说给总书记听,所有质朴的话语都谱成一曲新时代人民美好生活的交响乐章。
吴云波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出席十三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摄影:内蒙古日报社记者袁永红)
春日的内蒙古扎鲁特草原生机盎然,东萨拉嘎查(蒙古语称村为“嘎查”)玛拉沁艾力(蒙古语意为“牧民之家”)养牛合作社的圈舍里,初生的小牛犊跟在母牛身边吃草。
“眼下村里正在铺柏油路,差不多一个月左右吧,路就会铺好了。嘎查会变得更美,农牧民的收入会更高了。真是赶上了好时候,嘎查的路条条都是致富路、幸福路。” 内蒙古通辽市扎鲁特旗巴彦塔拉苏木(蒙古语称乡镇为“苏木”)东萨拉嘎查党支部书记吴云波的眼睛笑出了一道月牙。
俯瞰东萨拉嘎查(受访者供图)
3年前,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内蒙古代表团审议时曾问吴云波,“去嘎查,路怎么走?” “飞机、火车、汽车都可以。”听到吴云波这个笼统的答案,会场响起了一阵笑声。“给我指指路。”总书记说。
“从北京飞到科尔沁通辽机场,然后……我们可以接!” 会场的笑声更浓了。
审议结束了,习近平总书记和代表们一一握手。看到吴云波,总书记亲切地说:“希望你们的合作社越办越好,一定要把路子走对!”
“我们始终记得总书记的嘱托,一定要把路子走对。合作社也一直坚持绿色发展的理念,有多少草养多少牛,有多少牛做多大市场,一生只做绿色好牛肉。”吴云波感慨地说。
2014年,吴云波通过创建养牛合作社,应用“党支部+合作社+基地+贫困户”的扶贫模式,并形成了从养殖、育肥、屠宰、精加工、直营专卖到餐饮的全产业链格局,带动全村207户股民致富奔小康。
嘎查的发展不以牛的头数为目标,而是考虑草原能承载牛的数量,让生态保护与牲畜发展平衡,保护好草原的绿色美,让草原农牧民的日子过得更好。
如今,嘎查的玛拉沁艾力养牛合作社资产规模从起初的550万发展到现在6000万元,养殖规模从当初的300多头牛发展到现在的5200头牛,而且还在养殖、育肥、屠宰、加工、销售的过程中实现了全程食品安全管控。
“我们这几年给老百姓分红,就分下去1020多万。过去村里70%都是土房子,现在户户有牛棚,人均收入已经超过了2万元。我们的牧民变股民,股民再就业变工人,我们的牛产业也形成了从草原到餐桌的全产业链,嘎查的农牧民们赶着黄牛走上了致富路。”说起如今的好日子,吴云波满脸自豪。
2020年,受疫情的影响,合作社的产品一度出现了滞销问题。为了拓展销路,吴云波鼓起勇气尝试通过短视频平台进行直播带货,仅用了一年时间,他的短视频宣传已经达到了5.7亿的点击量:“根本没有想到,线上线下销量比以前翻了3倍还多。”
吴云波正在电商平台上进行直播带货(受访者供图)
“农牧民群众也要紧跟时代,打开思路。我们要向电商学习新技术、新方式,同时带领农牧民一起动起来。”吴云波说。除自己直播带货外,他还带领农牧民学习直播和手机操作。乡亲们也开始在短视频平台直播卖牛肉,用平台和其他省份的服装厂、鞋工厂联合起来卖服装,获得了可观的利润。
富裕起来的农牧民,心气更足了,精神生活也有了更高的追求。
现在的东萨拉嘎查,农牧民的生活都过得像“花”一样。在嘎查活动中心,乒乓球、羽毛球、跑步机……各种健身器材应有尽有,闲暇时农牧民可以在这里跳舞,举办各种娱乐活动。
东萨拉嘎查共有234户、1072口人,95%以上都是蒙古族,汉族不到5%。“我们嘎查就是一个和谐的大家庭,每年我们都要照一张全家福。”吴云波告诉记者,嘎查村里年年办“村晚”,大家在一起过大年,村民们自编自导、节目精彩纷呈。吴云波还会带领嘎查年轻人向60岁以上的老人敬献哈达,全村上下呈现出一派尊老爱幼、喜乐祥和之气。
每年过年时,东萨拉嘎查的农牧民群众都要拍一张喜乐祥和的“全家福”( 受访者供图)
“从我们嘎查的巨大变化,可以看到这是党的富民好政策在边疆民族地区的一个缩影。现在咱农牧民群众信心满满,大家的日子一定会越过越红火。” 吴云波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