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市“39N”工作法擦亮城市文明底色 点亮百姓精神生活

发布时间:2022-03-14 17:45:00丨来源:中国网草原频道丨作者:丨责任编辑:苏文彦

社区活动丰富多彩,邻里之间喜笑颜开;宣讲课堂上,百姓们认真专注地听讲,街道车站,“红蓝马甲”默默奉献……徜徉在内蒙古通辽霍林郭勒市的街头巷尾,一次迈步、一次转弯、一次凝眸,总能与文明不期而遇。

为进一步发挥示范引领作用,推动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提质扩面、提档升级,2021年以来,霍林郭勒市加快推进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工作,探索推行“39N”工作模式(即,强化“3个统筹”,做实“9项重点”,创新“N种项目”),着力在工作中贯穿新思想、在宣教中聚焦新思路、在活动中融入新做法,以丰富生动的实践,有效打通宣传群众、教育群众、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

实践阵地全覆盖,接地气。霍林郭勒市着眼于凝聚群众、引导群众,以文化人、成风化俗,发挥统筹协调、组织实施作用,盘活各级各类资源,打造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文明实践矩阵,实现群众在哪里,文明实践就延伸到哪里。目前,该市已建成中心1个、实践所5个 、实践站24个、实践点7个,市域形成了“15分钟文明实践服务圈”。同时,聚合相关部门专业资源,用活公共服务资源,打造理论宣讲“直通车”、教育服务“新课堂”、文体服务“轻骑兵”、科技服务“大蓬车”、法律服务“基层行”、健康服务“零距离”、文明礼仪“连心桥”、便民服务“智慧网”等8大实践平台,传授培训志愿者专业技能,面向社会开展专业性、示范性、孵化性的志愿活动。积极推动新时代文明实践“一站式”大数据管理平台建设,通过资源通融、内容兼融、宣传互融、实时共享,着力构建起实时指挥,全程跟踪、互联互通的智慧管理格局,常态化组织开展为民办实事、志愿服务、圆梦微心愿等活动。

志愿活动全方位,润心田。“一年之计在于春,春天是播种的季节,让我们学习种植技术,共同致富……”3月10日,在巴润布尔嘎斯台嘎查的“文明讲堂”开讲,数十名种植户热情听讲,兴奋鼓掌。“大道理”变“小故事”,“普通话”讲出“行动力”。该市实施“23×10”百姓名嘴孵化工程,组织230余名理论宣讲志愿者开展“七进”式燎原宣讲,用老百姓听得懂的话儿、关心的事儿、愿意听的理儿,推动群众产生更多的融入感、亲切感、共鸣感。同时,还依托各嘎查村“文明实践广播站”,大力宣传党的创新理论,让农民群众耳熟能详。组织乌兰牧骑、乡土文艺人才等创作群众喜闻乐见的歌舞、戏曲、小品、短视频等,将新思想新政策唱出来、演出来、展出来。不仅能如此,还培育形成了“银铃管家”志愿服务、“季庆瑞科技助农”志愿服务和“国学课堂”志愿服务三大文明实践品牌项目,累计开展各类活动1000余次。为方便百姓预约服务,该市积极探索“文明实践+融媒体”模式,将融媒体中心与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打通,在“指掌霍林河”移动客户端首页开通了“北疆新时代”平台端口,形成了“线上预约,线下服务”的文明实践模式,现霍林郭勒市注册志愿者人数18302人,占全市常住人口13.19%,网上注册志愿服务组织110支,需求认领率100%。

文明新风满城吹,有活力。如今,在霍林郭勒市莫斯台街道豪林社区的居民有个新的“赚钱”方式,他们可以通过“做好事”攒道德积分,凭积分去“道德银行”兑换想要的商品,“道德银行”成立以来, 该市已有千名志愿者加入。这是霍林郭勒市开展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带来的成果……霍市注重加强道德涵养,将“送文化”与“种文化”相结合,依托“我们的节日”系列活动,积极培育“温暖霍林河·一月一主题”活动品牌,组织文艺能人、民间艺人,把文明新风融入各类精彩文艺曲目中,实现文艺润泽,引导广大群众在实践参与中培育文明习惯和社会公德。同时,发挥文明实践站点就在群众身边的优势,干群携手治理,帮助群众在社会实践中持续提高自觉行动,组织法治志愿者深入开展“法律六进”,为群众讲解法律法规110余场,提供法律咨询1000余人次,发放宣传资料50000余册(份),进一步满足了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法治文化需求,实现了普法知识“到村入户、见人走心”。广泛征集群众意见,梳理群众所需所盼所想,围绕“五改五提升”扎实推进“一约四会”建设,广泛推行“红灰黑”榜制度,在5个嘎查村开展“诚信村”“诚信户”评选,发创建文明资源库。

 如今,在这座小城,越来越多的文明剪影正逐渐连点成片、形成风景,百姓的幸福感和获得感正一步步提升。

(文:姜雪婷  美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