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原深处“桃花源”

发布时间:2022-03-02 09:15:34丨来源:锡林郭勒日报丨作者:张慧玲丨责任编辑:阿艺思

近年来,西乌珠穆沁旗牢牢守住生态保护红线,在自然修复为主的基础上,积极引进生态修复试点项目,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依托京津风沙源治理等国家重点生态工程的启动实施,积极推进生态环境建设和保护工作。

  “你看这里,一马平川的雪原是不是可以媲美夏季一望无垠的碧绿?”刚入春,笔者跟随西乌珠穆沁旗巴拉嘎尔高勒镇居民孟克,来到草原深处的“桃花源”——哈布其盖国家沙漠公园。

  哈布其盖,蒙古语意为“峡谷地带”,地处乌珠穆沁沙地,巴拉嘎尔高勒河中下游,距离巴拉嘎尔高勒镇7公里。虽然已是初春,但此时哈布其盖景区内连绵起伏的沙丘与柳林灌丛依然包裹在皑皑白雪中,呈现出奇特的沙地疏林草原雪景。

  “毕竟是沙地,这里也曾黄沙漫天。”说起以往的光景,当地牧民朝克图不禁感叹,“过去由于过度放牧,草原退化沙化很严重。”

  近年来,西乌珠穆沁旗牢牢守住生态保护红线,在自然修复为主的基础上,积极引进生态修复试点项目,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依托京津风沙源治理等国家重点生态工程的启动实施,积极推进生态环境建设和保护工作。

  乌珠穆沁沙地分布在锡林郭勒盟东北部,是内蒙古5大沙地之一,总面484.73万亩,其中分布在西乌珠穆沁旗434.63万亩,占沙地总面积的89.5%。横亘在西乌珠穆沁旗境内的乌珠穆沁沙地东西长150公里,宽约15公里,森林覆盖率27.32%。

  这片沙地是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重点实施区,也是国家重点公益林的主要分布区。依托2000年启动的京津风沙源治理等国家重点生态工程,西乌珠穆沁旗采取封山育林、飞播造林、人工造林、飞播牧草、工程固沙、禁牧生态治理措施,合理配置乔、灌、草等植物类型。截至2019年,乌珠穆沁沙地累计实施治理141.51万亩。2021年,又完成沙地治理项目6.8万亩。

  与此同时,2018年实施了乌珠穆沁沙地专项治理工程,乌珠穆沁沙地植被得到了进一步的恢复和保护。

  2019年,西乌珠穆沁旗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继续实施好重点生态修复工程,落实乌珠穆沁沙地重点危害区专项治理项目4.4万亩,启动哈布其盖国家级沙漠公园建设项目。

  经过治理,截至2021年末,乌珠穆沁沙地上草原植被平均高度、盖度、生物量分别较2017年提高了21.3%、8.1%和34%。植被的有效治理恢复,促进了草原生态平衡。

  “我工作地在浩勒图高勒镇。镇上巴彦宝力格嘎查乌其盖沙地是乌珠穆沁沙地的一部分,总面积3万亩,结合京津风沙源治理等国家项目,从2003年开始进行封沙育林,经过十多年的整治和管护,目前,这座沙漠已变成了绿洲。”对于乌其盖沙地的转变,孟克亲眼目睹。 

  通过多年来的治理,乌珠穆沁沙地得到有效治理,整体沙化现象得到控制,生态环境有了很大改善。

  西乌珠穆沁旗还依托治理成果开发了黄柳采条、生态旅游等沙产业,年黄柳采条1000万穗,用于防沙治沙项目,同时在哈布其盖治沙站建立了国家沙漠公园。

  在继续实施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的同时,西乌珠穆沁旗加强对治理区的管护,治理区域治理达标解封后,严格落实草畜平衡制度,对解封区实施沙地禁羊,对纳入国家重点公益林区的实施禁牧,落实生态补奖政策,进一步巩固治理效果。

  朝克图告诉笔者,每年为期一个月的休牧时间不仅有助于自家的草场植被恢复,还能有一定的禁牧补贴收入。“去年休牧时间为4月15日至5月14日,为期30天。对实施休牧的牧户按休牧草场面积给予休牧补贴,标准为每亩0.75元,人均草场面积不足300亩的,按照300亩兜底计算补贴资金。”朝克图说。

  多年来通过禁牧休牧、生态移民、围栏封育、畜牧业集约化经营、生态效益补偿等综合治理措施,全旗草原退化得到有效遏制,草原生态环境逐步好转,沙化土地植被覆盖率显著提升。

  据监测调查结果显示:2020年与2013年相比,全旗牧草平均盖度提高4.8%,产草量每亩平均提高23公斤。

  昔日满目黄沙,今朝绿树成荫。如果你在夏日里穿行于西乌珠穆沁旗哈布其盖国家沙漠公园茂密的芦苇水草之中,既能体验丛林探险般的刺激,又能感受到令人心宁的静谧。这美景让越来越多的人喜欢来到这里,躺在皮筏艇上“随波逐流”,或回忆那些旧日时光,或憧憬未来美好愿景。

  (来源:锡林郭勒日报 作者:张慧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