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环境持续改善 玛纳斯湿地成候鸟稳定越冬地

发布时间:2022-01-07 10:05:00丨来源:丨作者:丨责任编辑:

新疆玛纳斯县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进一步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建设,让玛纳斯国家湿地公园的环境不断改善,成为候鸟稳定的越冬地。

新疆玛纳斯县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进一步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建设,让玛纳斯国家湿地公园的环境不断改善,成为候鸟稳定的越冬地。

这个冬天,世界濒危物种侏鸬鹚又一次携家带口来到玛纳斯国家湿地公园越冬。在湿地核心区,一百多只侏鸬鹚聚集在一起,悠闲惬意地戏水觅食

摄影爱好者刘忠德说:“侏鸬鹚对水质和环境的要求特别高,要保持水面清澈、没有污染,它每年都会到这来繁殖、过冬,就证明了湿地公园的环境和水质已经达到了它生活、栖息、繁殖的要求。”

侏鸬鹚收录于世界鸟类名录,属于濒危物种,是鸬鹚中体型最小的鸟类,体长45到55厘米,主要繁殖于欧洲东南部、俄罗斯等地,以鱼类和甲壳类动物为食。摄影爱好者刘忠德是我国第一个拍摄到侏鸬鹚的人,他告诉记者,自从三年前发现侏鸬鹚后,玛纳斯国家湿地公园已经成为侏鸬鹚的迁徙驿站,侏鸬鹚的数量一直在增加。

摄影爱好者刘忠德说:“2018年发现了侏鸬鹚,当时有40多只,现在有100多只分布在湿地的各个地方。”

侏鸬鹚的再次出现,打破了该鸟类越冬地点相对固定且狭窄的记录,也证明了玛纳斯国家湿地公园具有良好的生态环境和安全的栖息环境,这对于研究侏鸬鹚的迁徙、繁殖等具有重要意义

摄影爱好者刘忠德说:“生物多样性,我觉得就是要提倡人与自然和谐共处,要提倡人们保护自然和保护动物。”

除了世界濒危鸟类侏鸬鹚,现在在玛纳斯国家湿地公园越冬的大天鹅数量也在逐年增加,目前已有300多只大天鹅提前来到了湿地公园。充足的食物、安全的栖息环境是大天鹅连续十一年来玛纳斯湿地越冬的重要原因。

玛纳斯国家湿地公园管理局管护队队长刘永军说:“我们从2010年开始保护的时候,湿地内的天鹅就30多只,通过退耕还湿、退牧还湿、退塘还湿,还有生态补水、增殖放流等一系列的生态保护措施以后,湿地的天鹅数量从30多只增长到100多只,2020年的时候增加到800多只,这就证明我们湿地内的生态环境适应大天鹅在这里栖息、越冬。”

为了让大天鹅能有充足的体能和良好的身体状态越冬,玛纳斯国家湿地公园管理局提前准备了充足的玉米,管护员每天都会进行投食。

玛纳斯国家湿地公园管理局管护队队长刘永军说:“一结冰,天鹅等候鸟取食就困难了,为了保障天鹅等候鸟有充足的食物,前期我们先找了一块靠近泉水的地方,有60多亩地,把芦苇进行清除,给它营造一个安全的投食点。”

近年来,玛纳斯县先后投入3亿多元,持续实施退耕还湿、退牧还湿、退塘还湿等工程,并出台了《玛纳斯国家湿地公园保护条例》,湿地得到了有效保护与恢复,面积增加到了17万亩,扩大了近一倍,湿地保护率由原来的59.7%增加到现在的84.16%。

玛纳斯国家湿地公园管理局管护队队长刘永军说:“今后我们将通过退耕还湿、退牧还湿、退塘还湿、生态补水、增殖放流等一系列保护措施,并加强巡护管护力度,使湿地天更蓝、水更清、草更绿,使大家充分享受优美环境带来的生态红利。”

(作者: 瓦力斯江 高艺婷    来源: 玛纳斯县委宣传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