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第十次党代会提出,聚焦总目标,加强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玛纳斯县积极开展沙漠鼠害防治工作,通过无人机飞防投撒生物灭鼠颗粒剂、搭设鹰架等立体化方式,以点带面防治鼠害,进一步提高了北部沙漠的植被覆盖率,丰富了生物多样性,保护了生态环境。
从10月下旬开始,玛纳斯县启动沙漠鼠害防治工作。在北五岔镇以北的沙漠中,每天都有四架无人机按照预定好的路线进行飞防作业,从高空施撒生物灭鼠颗粒剂,这种方式可以让鼠类绝育,有效降低鼠类数量。与传统灭鼠药相比,无人机飞防实现了精准施药、全程实时监控,能有效降低老鼠种群的密度。
玛纳斯县自然资源局治蝗站技术员丁国婵说:“无人机作业效率高,节省人力成本,鼠药播撒得比较均匀。”
玛纳斯县北部沙漠总面积528万亩,位于古尔班通古特沙漠中段,沙漠覆盖的植被梭梭等植物起到了很好的防风固沙作用,沙漠大沙鼠大量取食梭梭的根、茎、叶,破坏了原本就脆弱的沙漠生态环境。随着冬季来临,沙漠里可供鼠类食用的草籽、茎叶大量减少,此时施撒生物灭鼠剂,更容易被鼠类取食,达到较好的防治效果。
玛纳斯县自然资源局治蝗站技术员丁国婵说:“我们这片沙漠区域的鼠害优势种就是大沙鼠和子午沙鼠,主要食物来源就是梭梭,它一个洞系里面储存梭梭的量可以达到一百公斤,它对梭梭的危害比较严重。我们通过飞防播撒生物农药,对鼠害的种群数量进行控制,维持草原生态平衡。”
在无人机飞防的同时,工作人员还在六户地镇杨家道村以北的沙漠里设立鹰架,招鹰灭鼠,通过生态方式防治鼠害。
玛纳斯县自然资源局治蝗站干部肖宏伟说:“我们总共制作了135根鹰架,鹰架高6米,每个鹰架间隔500米,一根鹰架可控制400亩地的鼠害发生面积。”
据了解,此次沙漠鼠害防治工作总投资16.5万元,防治面积达5万亩。据统计,2018至2021年,玛纳斯县北部沙漠无鼠害示范区草地生物量比2002年增加了20.5%,植被覆盖率提高了38.2%,植被高度增加了25%,其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十分显著。(文:瓦力斯江 高艺婷 安然 李超 肖宇洁,来源: 玛纳斯县委宣传部,原标题:玛纳斯:防治沙漠鼠害 保护生态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