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把心留在玉树的四川人

发布时间:2021-11-02 09:35:00丨来源:青海日报丨作者:程宦宁 牛玉娇 丨责任编辑:苏文彦

在玉树,外地人的身影无处不在。从老板到打工者,从服务员到公务员,他们用不同的方式成为玉树藏族自治州玉树市经济社会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

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玉树市是一座包容性极强的高原小城。在这里,你不用担心因所说方言不同而显得格格不入。这里的人来自五湖四海,人们操着不同的乡音自然地融合在一起;因为玉树人开朗大方、热情好客、淳朴感恩,到了这里就像回到了家乡。

在玉树,外地人的身影无处不在。从老板到打工者,从服务员到公务员,他们用不同的方式,成为玉树藏族自治州玉树市经济社会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

今年50岁的四川人李瑞友就是其中一员。

“1993年1月1日,是我来玉树的第一天。那一天我记得特别清楚,那天下着小雪,不大的县城里泥泞不堪,最高的建筑就是一座三层小楼……”初来玉树的情景依旧历历在目。“我当时22岁,听着玉树这个名字特别好听,心想一定是个美丽的地方,一毕业就选择了来这里,希望可以闯出一番天地,但是到了这里,心凉了半截,抱着既来之则安之的想法也就先留了下来。”

不曾想,这一留就是38年。

起初,不懂藏语的李瑞友买东西都只能靠比划,但是热情、淳朴的玉树人坚定了他留下来的决心。周围的邻居知道他是四川人,就给他介绍了一个懂藏语的四川人,意想不到的是,两人竟然走到了一起,在玉树结婚安了家。

定了心,夫妻二人做起了卖电器的生意。李瑞友说:“过去的玉树可以说是要什么没有什么,我们也曾想过要回老家,但是记得有一次去兰州进货,在回来的途中车翻了,正当我和妻子束手无策之时,一辆青G的小轿车停了下来,帮我们想办法,还喊来了旁边的牧民。我记得当时天气特别冷,牧民穿着一件大棉衣说‘你们坐小轿车去找人救援,我在这里给你们看着。’淳朴的民风,让我打消了离开的念头。”

2010年玉树灾后重建,实现了“苦干三年跨越二十年”的梦想。玉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2013年,李瑞友的电器店也重新开张。他说:“重建的时候我们住了三年帐篷,最苦的日子都熬过去了,如今终于等来了玉树的幸福日子。”

正如李瑞友所说,现在的玉树,碧蓝的天空下,扎曲河穿城而过,一栋栋简洁的建筑拔地而起,四通八达的马路,绿意苍翠的公园……

这些年来,玉树市坚持把项目投资作为重中之重,夯实基础,补齐短板,城乡一体化发展注入新动力。累计投资4.5亿元,实施完成48条农村公路建设项目,修建便民桥梁31座,公路通车里程达3660公里,行政村道路通畅率达100%。投放新能源公交车36辆,群众出行更加便捷。投资5.03亿元的玉树机场改扩建项目开工建设。实施总投资2亿元的人畜饮水、防洪、水系连通等水利工程。总投资3.4亿元的国庆水库项目累计完成总工程量的63%。总投资8.83亿元的110KV大电网进玉树、农网改造等重大电力项目建成并投运,8个乡(镇)、57个行政村实现电网覆盖。新寨特色小镇和相古村乡村振兴试点工程加快实施,一批关键性、支撑性项目开工建设、建成投用,群众生产生活更加方便、快捷、舒适。

玉树人民的生活好起来了,李瑞友的小店生意也兴旺起来。扎西昂江是李瑞友店里的老员工,也是老朋友。扎西昂江说:“跟着李瑞友我心里踏实,一个月3000元的工资我很知足,他经常把四川老家的好吃的分给我们,我们也经常邀请他去家里吃饭。”

点点滴滴都坚定了李瑞友留在玉树的决心。他说:“在过去,这样的玉树想都不敢想,相信这里以后一定会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