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高质量发展道路上,内蒙古通辽经济技术开发区集中精力转换经济增长动力、提高发展质量,积极推进智能化技术改造,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促进存量产业“有中生新”,不断增强产业发展新动能。
走进通辽长川制靴有限公司生产车间,新购置的智能裁切机器人正有条不紊地作业,一块天然皮料经过系统数据扫描后,几分钟就可分毫不差完成智能切割,形成一个个制鞋皮面进入下一步工序。和传统人工裁切方式相比,节省了不少人工和原料成本。通辽长川制靴有限公司整体规划运营部主管徐海坤介绍道:“使用智能裁切机后,我们每个月布料利用率提高了,和过去相比每月能节省8万元到10万元,人员按照每人每月4000元计算工资,可以节省16000元。”
通辽长川制靴有限公司于2008年落户开发区,从最初的半成品鞋帮加工到2012年成品鞋全线生产,再到2018年成功转型为可独立承接进出口贸易的生产公司,企业不断发展壮大,公司人员也从最初200人发展到现在1600人,成为一家集生产、国内外贸易和世界名牌制造于一体的大型鞋业生产基地。公司现有生产流水线共22条,年产成品鞋400万双。
为推进原有生产线扩能增效,今年以来,公司积极引进现代化机械设备,除新引进的智能裁切机器人外,公司新购置的手臂自动喷胶机也已投入使用,每月节省胶水费用大约10万元到20万元,人工成本每月可节省32000元。智能设备的全线使用,打破传统流水作业模式,让企业逐步从“制造”转型为“智造”。通辽长川制靴有限公司整体规划运营部主管徐海坤表示:“通过智能设备投入使用,我们看出了智能化发展前景特别好,给公司带来实打实的效益。到目前为止,我们总体性效率提升1.2倍到1.3倍。下一步,企业会加大现代化机械设备使用率,会把所有的自动化设备集中在即将交付的新厂房中,打造现代化智能工厂。”
变中求新、变中求进、变中求突破,在开发区,通过智能化改造,传统产业不断迸发新动能。在内蒙古蒙药股份有限公司,蒙药珍宝丸智能生产线技术改造项目已完成整体施工进度的85%。该项目于今年3月份开工建设,计划投资0.86亿元,通过改造原有制剂车间、成品仓储库,实现蒙药生产全程自动化和在线监测。目前设备已全部进场,计划9月份进行设备调试,预计10月份试生产。内蒙古蒙药股份有限公司设备总工程师王延枫说道:“新的生产线不仅由手工泛丸改为机械制丸了,同时从机械制丸开始,抛光、干燥、内外包装、开箱装箱封箱、投放合格证和说明书、张贴外箱码、码垛等一系列工作实现了连线作业,减少了很多人工操作,同时对产量和质量也有了保证。”
蒙药珍宝丸智能生产线技术改造项目投产后,年可实现10亿粒蒙药“珍宝丸”生产能力,增加销售收入1.5亿元,切实提升产业质效,为蒙药产业发展起到引领示范作用。内蒙古蒙药股份有限公司设备总工程师王延枫表示:“新的生产线投入使用以后,对我们产品抢占市场份额将起到积极作用。同时我们从参观角度出发,从制丸到内外包装,建设了一条3.5米宽的参观走廊,整个生产线对外透明公开,进一步提升我们企业的知名度和知晓率。”
稳中蓄力、稳中有进。开发区不断抓好产业升级、规模扩大、配套完善、链条延伸等各项工作,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加强政策扶持、加大资金支持、完善功能配套、强化服务保障,助推传统企业在发展中做大做强、绽放新的活力。同时,加大招商引资力度,以吸纳科技型企业、引入技术领军创新人才为主攻方向,利用平台有效招商,不断培育引进新动能、实现产业发展再提速。(文:李思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