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国家一级保护动物羚牛首次现身青海省河南蒙古河南县洮河源国家湿地公园境内,并连续多次被牧民拍摄到悠闲踱步的身影。
牧民达哇是最早发现羚牛的,正在夏季草场放牧时发现了这只“怪兽”并随手拍下了视频,也有其他牧民在河南县达宗鹿场附近见过羚牛的身影。
羚牛,别名扭角羚、牛羚,是牛科羚牛属动物。它的脸像驼鹿、尾巴像羊,集合了驼鹿、角马、熊、鬣狗、牛、羊的外观特征,因此民间俗称“六不像”。羚牛数量稀少,我国境内仅有数千头。目前发现羚牛有4个亚种,分别为高黎贡羚牛、不丹羚牛、四川羚牛、秦岭羚牛。
“青海省河南县首次发现的这只羚牛可能是从甘肃、四川迁徙过来的,随着当地的种群增大,未来可能在青海会有更多的羚牛出现。”青藏高原野生动物园副园长齐新章说。
除了首次到访河南县的“贵客”羚牛,近日,河南县生态环保志愿者才项南加在日常巡山中,还惊喜邂逅了马麝。在他拍到的视频中,一头马麝在灌木丛半坡路上抬头侧身观察周围的动静,小心地在探路,由于马麝天生警惕性极高,稍有动静,便转身消失在灌木丛之中。
据才项南加介绍,当地自2012年至今一直对马麝进行动态监测。马麝有“三不变”的生活习性,即栖息的领域不变,活动的路线不变,卧处、厕所、挠痒痒的树枝不变。经过近10年的监测,目前河南县区域内的马麝种群发展健康。
8月份以来,河南县境内陆续出现多种珍稀野生动物,雪豹抢镜、马麝露面、棕熊出没、“六不像”羚牛首次现身,河南县草原上惊喜连连。
为此,记者电话采访了青海省野生动植物保护协会张胜邦会长,他说:“近年来,河南县出现过雪豹、马麝、黑颈鹤、黑鹳等国家一级保护野生动物,这次在青海境内都是首次发现羚牛,足以说明河南县在生态环境保护方面做到了林草资源好、生态保护好、群众意识好,这对青海省野生动物多样性保护等方面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摄影:才项南加,来源:河南县融媒体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