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年沧桑巨变,绿色新玉树挺立三江源头

发布时间:2021-08-12 11:32:15丨来源:新华社丨作者:吕雪莉 李琳海 柳泽兴丨责任编辑:苏文彦

70年,沧桑巨变,美丽新玉树向世人展示着发展奇迹与中国力量。

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成立70周年庆祝大会4日在玉树市举行。70年,沧桑巨变,美丽新玉树向世人展示着发展奇迹与中国力量。

玉树州位于青海省南部,青藏高原腹地。有着“江河之源”“名山之宗”“歌舞之乡”“中华水塔”的美誉。成立于1951年12月的玉树州,是青海省第一个、全国第二个成立的少数民族自治州。

“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玉树踏上了从黑暗走向光明、从贫穷走向小康、从灾难走向辉煌的征程。今天的玉树人,比任何时候更加感念中国共产党的无比伟大、社会主义制度的无比优越、中华民族大家庭的无比温暖。”玉树州委书记蔡成勇在庆祝大会上说。

站在直门达通天河渡口,看着眼前滚滚奔流的河水,80岁的老人元丁思绪万千。他的身后,一幢二层小楼静静矗立,“守桥值班室”的金色牌匾熠熠生辉。

渡口位于玉树州称多县歇武镇,自古是连接川、藏、青的交通要道,距今已有1000多年。在通天河流域,自古流传着一句话:“扎曲河结不了冰,通天河架不了桥。”

1963年,政府在渡口架起了全州第一座通天河大桥,结束了草原民众夏天靠牛皮筏子摆渡、冬天等结冰过河的历史。当地群众亲切地称其为“幸福桥”。

1977年9月,元丁从驻守大桥的解放军手中接过了守桥的重任,成了民兵守桥班的第一任班长,此后,他在渡口的值班室度过了13个春夏秋冬。

大桥改变了元丁的命运,也带给了当地更多群众生活的希望。经济不断发展,更加现代化的大桥相继在通天河建成。

2012年,第二座通天河大桥建成,全长274.5米,为玉树震后重建发挥重要作用,被人们称作“生命桥”;2017年,第三座通天河高速大桥建成,这座中国首条穿越青藏高原多年冻土区的高速大桥,全长837米,玉树人民叫它“腾飞桥”。

70年前,玉树和其他涉藏地区一样长期陷于农奴制的阴影中滞后不前。新中国成立前,元丁从来没有穿过鞋子,到处给百户、千户放牧,打工挣钱,只能穿人家不要的破衣烂衫。

“一年四季忙到头,十年未尝糌粑味”,这是当年农奴生活的真实写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广大农牧民翻身当家做主人,掌握了自己的命运。

玉树州人民政府常务副州长何勃介绍,2020年玉树州地区生产总值实现63.57亿元,同解放初期相比,增长了近千倍;玉树州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现37011元,增长了近百倍;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现9800元,增长超过百倍。玉树州实现了6个深度贫困市县摘帽、104个深度贫困村退出、12.98万贫困人口脱贫。

“追溯往昔,畜牧业生产‘十年一大灾、五年一中灾、年年有小灾’的历史已一去不返;玉树地震灾后恢复重建,在三江源筑起了大爱丰碑,实现了‘苦干三年、跨越二十年’的重建目标。”何勃说。

58岁的江西是玉树州人民医院副院长,1982年从学校毕业后,他被分配到玉树州囊谦县东坝乡卫生院工作。那时乡里只有两名医生,去给牧民看病,他们需要骑马。

“那时交通特别差,冬天遇到大雪,从乡上到县里的路经常封了,药品等物资要靠牦牛驮,去最远的牧户家看病,我们骑马要走一天。”江西说。

上世纪90年代中期,玉树州人民医院有了较完善的科室。江西清楚记得,高压氧舱的引入对治疗高原病有了良好效果。如今,经历玉树地震灾后重建,该医院已成为三级乙等医院,床位从90年代的95张增长到现在的430张,目前医院还实现了跨省结算,很多来自西藏昌都、四川甘孜的群众前往治疗。

如今,绿色已成为玉树最美底色。70年来,玉树全力构筑三江源国家生态安全屏障,当好“中华水塔”守护人,累计投资73.3亿元,完成三江源生态保护与建设一期、二期工程,草原植被覆盖度增长到61.8%,三江源区水资源量增加80亿立方米,近31万人享受到生态补偿。

2016年,三江源国家公园体制试点正式启动。

“5年来,三江源区湿地面积进一步扩大,草地覆盖率、产草量分别比10年前提高了11%和30%以上。藏羚羊由20世纪80年代不足2万只恢复到7万多只。”玉树州生态环境局局长多加说,“我们将全力以赴保护好三江源,保护好‘中华水塔’,确保‘一江清水向东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