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通辽市科左后旗林业站站长朝克吐在工作中不怕苦,不怕累,常年深入沙区推广抗旱造林技术,以对党和人民的事业高度负责的精神,提高造林成活率,降低造林成本,有力地推动了科尔沁沙地综合治理。
在科尔沁沙地综合治理工程努古斯台项目区,樟子松人工造林面积已经达到50万亩,一望无际,满眼都是绿,曾经的明沙变成了绿洲。不远处,朝克吐和造林施工队正忙着浇水、培土,栽种樟子松。
施工队现场指挥郭立介绍说:“过去我们用人工挖,朝站长让我们用钩机,把草钩到旁边,对树吸收水分有好处,没人和它争水分和氧分,树成活率就高了,而且栽树的时候我们都是先把树苗泡3—5天,让树苗吸足水分再栽,栽之后浇一遍水,成活率达到90%多,补苗的时候很少。”
从2014年开始,朝克吐带领科左后林业技术团队,组织实施对努古斯台镇、阿古拉镇、茂道吐苏木等重点沙区的治沙造林技术指导,在实践中研究出“苗木药物处理和泡大水、机械整地、深栽浅埋、节省水资源、降低造林成本、缩短缓苗期和维护期限”等一系列造林新技术,显著提高了科左后旗造林成活率和保存率。朝克吐介绍,过去成活率是50%的时候,第二年、第三年还得补种,补两次才能达到成活率75%以上,现在一次性就能达到90%甚至95%的成活率。
在努古斯台项目区努古斯台嘎查白音淖尔小组北侧,樟子松郁郁葱葱,已经成林,开始发挥改善土壤的作用。朝克吐介绍,以前这里都是明沙,寸草不生。2015年刚开始治沙的时候,当时情况非常难,需要先用稻草做成沙障把沙子固定下来,第二年再来栽上樟子松。
朝克吐说:“过去沙子刮起来,只要一天甚至半宿的时间,樟子松苗就从绿色的变成了黄色的。但是经过我们不懈努力,老百姓和林业人不放弃,把这个事一直做下去,经过三年努力,把这片明沙变成绿洲,刚开始栽的彰子松才三四十公分高,现在高度达到2米左右,粗度达到6公分以上。”
朝克吐介绍说,科左后旗占科尔沁沙地总面积的70%,历史上这里也曾经植被茂盛、是森林覆盖率非常高的地方,但由于种种原因,直到2013年以前退耕还林、还草政策实施以前,森林覆盖率一直在下降。现在森林覆盖率达到25%的水平,春天不再起沙了。
朝克吐是个对业务很“钻”的人,尤其是在抗旱造林技术、保活技术的研究上取得了很多成果,他主导的深栽浅埋技术极大提高了造林的成活率。朝克吐把农牧业与林业相结合作为重要课题进行研究,多次荣获省级大奖,他本人也被评为“通辽市优秀科技志愿者”“通辽市先进工作者”“通辽市行业领军人才”“内蒙古自治区优秀科技志愿者”“内蒙古自治区劳动模范”。
(文:周宝臣 王青刚,来源:科左后旗融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