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通辽开发区:守牢为民初心 书写惠民答卷

发布时间:2021-07-21 16:50:00丨来源:中国网草原频道丨作者:李思宇 徐鹏丨责任编辑:

内蒙古通辽经济技术开发区守牢为民初心,以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完善社区基层服务为抓手,奋力为群众书写有温度有厚度的“民心答卷”。

内蒙古通辽经济技术开发区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守牢为民初心,以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完善社区基层服务为抓手,奋力为群众书写有温度有厚度的“民心答卷”。

在开发区辽河镇吗力村村民韩凤华自家一亩大的园子里,近4000棵鲜食玉米杆排列整齐,一根根玉米颗粒饱满,一行行玉米杆之间是刚刚种下的黄瓜秧。“你看,我们家鲜食玉米都快卖光了,每年我们家都是提前扣膜种玉米,能比正常玉米提前两个月上市。”韩凤华穿梭在玉米秆之间,边给记者介绍着玉米生长情况,边仔细地拨弄着每一棵玉米秆,看到有干枯的树叶,就顺手摘下来。

“我家这院子就一亩左右,一般都是头茬种玉米,下茬种点别的。今年我再种上黄瓜秧,不仅自己家能吃,还能赶早市卖钱。我这年纪大了,做不了重活,有这一片地,管够生活!”韩凤华满意地说。

像韩凤华家这样的小庭院,在吗力村比比皆是。自2018年吗力村实现整村土地流转以后,村党支部把乡村振兴与庭院经济结合起来,按照“小规模、小成本、增收入”的思路,积极引导村民以家庭为阵地、以庭院为载体,利用家中可用“半劳力”“弱劳力”发展庭院经济,让农家“小庭院”变身“增收园”。

“土地流转一亩地980元,这个院子一年到头能有1万多元,加上平时我老两口打点零工,一年下来4万多块钱不成问题。”韩凤华骄傲地告诉记者。

“今年是建党100周年,恰好我们吗力村也是建村超过了100年。100年来,我们村从贫到富,过上了小康生活。现在搞好乡村建设,实现乡村振兴,就是我们村未来第二个100年的奋斗目标。现在我们村已经实现了让老百姓从土地上脱离出去,下一步我们村将继续壮大集体经济,通过发展产业+合作社+农民的方式,让集体经济更加稳固,让老百姓生活更富裕。”辽河镇吗力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孙金福说道。

吃水不忘挖井人,致富不忘感党恩。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让老百姓了解更多建党百年历史,弘扬建党精神,赓续红色血脉,村党支部在学习讲堂打造建党百年宣传画廊,通过60幅百姓自创民俗画全景展现建党百年波澜壮阔的奋斗历程,主题鲜明、内容丰富。“这个画廊上的画我画了17天,通过创作不仅让我有机会展现自己的作品,在查找资料的过程中也学到不少内容,更懂得咱们的生活来之不易。”村民孙金成说道。

“我们村要按照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说的,意气风发向着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借着建党百年这个东风,不断丰富吗力村村民精神文化生活,加强学习、传承历史,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真正让老百姓文化生活再上新台阶。”辽河镇吗力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孙金福充满信心地说道。

借风成势,顺势而为。在开发区,百姓的幸福生活不仅体现在农村“大家庭”当中,更体现在社区“小单元”上。为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滨河街道新天地社区积极推动辖区群众再就业、再创收,采取“党建引领+技能培训+失业群众”的帮扶模式,通过与辖区通辽市工业职业学校常态化开展烹饪、家政等就业技能培训,着力解决失业群众再就业问题,拓宽失业群众增收渠道。这几天,家住新天地社区北城一号小区的居民王旭光刚学会了面点制作的新手艺,就为家人展示了一番。“通过学习,不仅让我掌握了新技能,能给家里孩子老人时而改善伙食。同时,我还可以把这项技能当做挣钱的手艺,将来开个面食店补贴家用。” 王旭光高兴地告诉记者。

就业创收、文化惠民。随着通辽市工业职业学校第三党支部捐赠的2000多本图书陆续到位,社区图书室又热闹了起来,学校老师、社区干部和辖区群众一起为社区图书室整理书籍。“主要是现在生活条件提高了,退休了像我们也需要提高一下生活质量,没事的时候到这免费看书,也学习学习,人就得活到老学到老。”滨河街道新天地社区学府家园小区居民曹雪莲说道。

“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说,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在我们党向第二个100年奋进之际,作为社区工作者,我们也会立足实际不断满足百姓需求,在完善基础服务体系、提升基层治理能力的基础上,提升我们的服务效能,在加大就业培训、丰富文化生活、强化邻里互助等方面继续发力,让辖区居民生活越来越好。”滨河街道新天地社区党支部书记、居委会主任段亚峰说道。

不忘初心,方得始终。开发区将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统筹做好经济发展和民生保障,努力为百姓提供更好的教育、更稳定的工作、更满意的收入、更可靠的社会保障、更高水平的医疗卫生服务、更舒适的居住条件、更优美的环境、更丰富的精神文化生活,更好地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不遗余力践行为民服务宗旨。(文:李思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