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兰牧骑:把文化送到草原深处

发布时间:2021-03-31 10:41:31丨来源:工人日报丨作者: 丨责任编辑:苏文彦

乌兰牧骑,蒙语原意为“红色的嫩芽”,意为红色文化工作队,是活跃在草原农舍和蒙古包之间的小型文艺团队。

内蒙古锡林郭勒盟苏尼特草原,年近70岁的牧民其其格给牛栏里加完草料后,就赶去了乌兰牧骑的表演场地。这一天是苏尼特右旗乌兰牧骑到草原深处送文化下乡的日子。从儿时开始,几十年来都是这支乌兰牧骑为他们带来欢乐。

乌兰牧骑,蒙古语原意为“红色的嫩芽”,意为红色文化工作队,是活跃在草原农舍和蒙古包之间的小型文艺团队。

扎根在广大农牧民心中

1957年6月的一天,一支仅有12人、2辆勒勒车的小队伍向苏尼特草原深处走去。这支演出队伍里,个个一专多能,吹、拉、弹、唱、舞无所不会,但乐器极其简陋。全部家当为2辆车、4套服装、5件乐器,因而被誉为“一辆马车上的文化工作队”。队员们就这样在草原上开始了巡回演出。

苏尼特右旗乌兰牧骑是内蒙古草原上组建最早,也是全国第一支乌兰牧骑。这个名字在草原上迅速传播,深深扎根在广大农牧民心中。

“把天空当成明亮的灯光,把草原当成移动的舞台,哪里有牧民兄弟姐妹,乌兰牧骑就会来到你们身边……”这是歌舞剧《我的乌兰牧骑》的唱词。正如歌曲所唱,60多年来,乌兰牧骑始终扎根基层,为广大农牧民服务,初心不改。

在其其格的记忆里,20世纪80年代的乌兰牧骑,演员没有华丽的服装,演出没有精美的舞台,常常就在农舍和蒙古包中间的空地上,点着煤油灯、火把就表演了。条件虽然艰苦,但是看演出的人特别多。

“那时下乡演出,服装、乐器、被子所有东西都和演员们在勒勒车上,大家和牧民同吃同住同劳动,乌兰牧骑的职能就是演出、宣传、辅导、服务,演员们除了演出,还会种地、挤奶、做饭洗衣、为农牧民修理家用电器、传播科学文化知识。”1980年,19岁的孟玉珍以舞蹈演员的身份进入乌兰牧骑这个大家庭。接下来的近40年里,她从一名最基层的乌兰牧骑队员,成长为舞蹈家、锡林郭勒盟乌兰牧骑团长。

到1963年,内蒙古已有30支乌兰牧骑队伍,且在1964进京汇报演出时获得极大成功,得到毛泽东主席和周恩来总理的充分肯定,此后在全国进行巡演。从1979年开始,乌兰牧骑走出国门演出,好评如潮。

如今,苏尼特右旗乌兰牧骑已经拥有46名演职人员,设有舞蹈组、器乐组、声乐组、舞美道具组等。每年在基层开展演出、宣传、辅导、服务工作100多场次,行程2万多公里。

在60多年演出实践中,从茫茫林海到大漠戈壁,从城市乡村到边防哨所,内蒙古各级乌兰牧骑先后创作了数万个文艺节目,《顶碗舞》《筷子舞》等上百个艺术精品广为流传,也培养出了一批艺术家。

“乌兰牧骑”的名字从此在草原上迅速传播开了。锡林郭勒盟12个旗县市的乌兰牧骑相继组建,队伍不断壮大。作为乌兰牧骑的“老大哥”,苏尼特右旗乌兰牧骑从建队至今,已经在苏尼特草原上巡回演出了7700多场,观众达425万人次。

推动乌兰牧骑健康发展

2019年11月起,《内蒙古自治区乌兰牧骑条例》实施,为不断创新乌兰牧骑服务形式、拓展服务范围、提升服务水平、加快推动乌兰牧骑全面持续健康发展提供了支持。

据了解,仅2018年、2019年,内蒙古自治区层面下达到锡林郭勒盟各级乌兰牧骑的有关专项资金累计达4500余万元。目前,锡林郭勒盟各乌兰牧骑基本建成综合大楼或多功能排练厅,灯光、音响、乐器、服装、道具等排练演出设备得到了显著改善;2020年,内蒙古自治区发改委又安排锡林郭勒盟苏尼特右旗、西乌珠穆沁旗、阿巴嘎旗、东乌珠穆沁旗、镶黄旗乌兰牧骑标准化建设项目2020年自治区预算内基本建设投资3600万元。

截至目前,内蒙古锡林郭勒盟成立了13支乌兰牧骑,其中盟级1支、旗县级12支,乌兰牧骑核定编制数525名,现有人员607名。同时,锡林郭勒盟将乌兰牧骑纳入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之中,嘎查村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小戏台、文化牧户、党员中心户都是乌兰牧骑固定的“舞台”。

近年来,锡林郭勒盟乌兰牧骑以“乌兰牧骑+”的方式,组建“草原综合服务轻骑兵”队伍,开展“弘扬乌兰牧骑精神,到人民中间去”基层综合服务活动,为基层群众带来文艺演出、文化辅导、政策宣讲、医疗服务等综合性惠民活动。全盟13支乌兰牧骑每年深入基层为边防部队、工矿企业、养老机构、农村牧区、城镇社区送文艺演出1400余场次,服务观众年均70万人次以上,开展文艺辅导、协助举办各类文艺晚会近300次。

内蒙古自治区共有75支乌兰牧骑,每支队伍由最初的10多人增加至40人左右,出行工具由“勒勒车”变成了汽车,演出装备也有了很大改善。

现在锡林郭勒乌兰牧骑还有了音响设施先进的剧场,但“传统”两字在这里仍拥有掷地有声的力量。“乌兰牧骑的精神就是这样一代代传递下来的,演出环境变了,但是乌兰牧骑为基层农牧民服务的演出宗旨没有变。”孟玉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