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的西藏自治区山南市隆子县,有几张响当当的名片,“三人乡”玉麦、卓嘎央宗姐妹、列麦精神,还有就是隆子河谷绵延几十公里的人工沙棘林。俗话说:“十年树木,百年树人”,隆子人用将近六十年时间坚持“树木”告诉人们:如何将沙滩变成绿洲。
图为隆子河,两岸是人工种植的沙棘林,河滩上还能看到泛白的盐碱地,沙滩已经不复存在(2月27日摄,摄影:新华网 殷小燕)
二十世纪六十年代以前,隆子河滩上生长的还主要是一种不知名的草,夏天长出来,秋后风来的时候,会被连根拔起,吹落在河滩上。
隆子县位于西藏山南市南部,喜马拉雅山北坡,县城海拔3800多米。据说,那时候的隆子河谷,每年会有近8个月的风沙天气。尤其是冬春季节,黄沙漫天,常常是站在河这边,看不到河对岸的村庄。而到了夏季雨水丰沛的时候,河谷地带又常常洪水泛滥。洪水漫过农田,导致土壤盐碱化,又严重影响粮食种植。“那时候,种子春天播下去,秋天也收不了多少粮。”作为土生土长的当地人,隆子县林业和草原局局长扎西桑布说。
1964年,隆子人在原新巴乡乡长(现隆子乡新巴村)朗宗的带领下,开始在河滩上试种沙棘和银白杨等植物。一年后,只有沙棘存活了下来。这种对土质要求不高,抗盐碱、耐旱、耐寒、成长周期短的植物,从此和隆子结下了不解之缘。
1966年,饱受风沙肆虐之苦的隆子人痛定思痛,正式开始种沙棘。1974年,国家专门投入1.5万元下发了30万株种苗,隆子县开始大面积推广种植沙棘。1978年以后,隆子县的沙棘种植渐成规模,风沙防治初见成效。
图为隆子镇忙措村附近的沙棘林(2月28日摄,摄影:新华网 殷小燕)
没有国家支持的时候自发种,有了国家支持后就跟着生产队种,荒滩种、房前种、屋后种。从河滩治理到植树造林,从防风固沙到打造生态文明高地,从最初的一株一株育苗,到现在几万亩沙棘林,隆子人似乎跟那片河滩“杠上了”,在近六十年的时间里,一直坚持种植沙棘。
为了能让沙棘更好地生长,隆子人还铆足了劲儿建水库、修水渠,一口气修了阿窝夺水库和南北两条干渠。在隆子人的努力下,原本生长在较低海拔的沙棘,甚至在4350米的高度也焕发了生机。
短短几十年的时间里,隆子人在遍布盐碱沙的河滩上,种出了一片绵延40公里,占地面积50.33平方公里的绿洲。
如今的隆子河谷,早已不见那种会被风连根拔起的植物,放眼望去,全是将沙土牢牢盘在脚下的沙棘。
隆子镇叶巴村的沙棘林,林下种植的是饲草(2月27日摄,摄影:新华网 殷小燕)
“前人栽树,后人乘凉。”隆子县几代人种下的沙棘,带给后人的不仅仅是绿荫,“还有晴空、良田和美景,更有美好生活。”扎西桑布略有所思地说。
如今的隆子,一年的风沙天数明显减少,即使冬春季节有刮风天气,也不会再出现黄沙漫天的情况。随着沙棘种植面积的不断扩大,河谷盐碱地逐渐消退,变成更适宜农作物生长的良田。沿着河谷延伸的那片绿洲,也成了令隆子人赏心悦目的一道风景线。
此外,沙棘林的经济效益也逐渐显现。近年来,与沙棘林有关的项目不仅带动了当地就业,林下草料、沙棘果、沙棘苗等资源的开发,也为当地人带来了不少的收益。据了解,2019年隆子县林下草料种植收益12万余元,当年,沙棘果收益11万余元,沙棘苗收益近30万元。到了2020年,仅沙棘果一项,收益就超过60万元。人们逐渐摆脱传统农耕的束缚,走上了新的致富道路。
(作者:殷小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