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扎鲁特旗牧民赛音乌力吉:少养精养 收益不减

发布时间:2021-02-24 14:00:00丨来源:中国网草原频道丨作者:丨责任编辑:苏文彦

赛音乌力吉不断优化畜群结构,减少牲畜头数,走上了一条少养精养、保护草原的畜牧业可持续发展之路。

说到内蒙古扎鲁特旗乌力吉木仁苏木查干淖尔嘎查牧民赛音乌力吉,周围的牧民们都知道他家是远近闻名的养牛大户。以前,他家喂养了200多头牛,每年能接近百头小牛犊。近几年,根据旗里“草畜平衡”“减羊增牛”政策,赛音乌力吉不断优化畜群结构,减少牲畜头数,走上了一条少养精养、保护草原的畜牧业可持续发展之路。

一大早,赛音乌力吉和往常一样给牛犊添完饲草料,把大牛赶到牧场后,骑上电动车在周围的草牧场捡拾白色垃圾和细小的铁丝。“很多人家都不把废弃的铁丝网回收起来,这些铁丝在草场上会慢慢地掉进草料里,牛羊误食后,必须要做手术才能取出来。”赛音乌力吉说。

赛音乌力吉有着丰富的养殖经验,以前他家有3000多亩草场,并种植着大面积的饲草料,家里牲畜的头数虽然增加了,但是大规模的养殖给草场带来了很大的压力。

从2013年开始,为解决草场生态问题,赛音乌力吉积极调整养殖方式,逐渐减少本地牛,并对牛进行改良,实施人工授精技术,由传统粗放经营到现代化精细经营,收入也翻了一番。“现在好好喂养的话,大畜少也能接很多牛犊。以前养200多头牛的时候,有的基础母牛,两年接一头牛犊,现在好好经营一头牛,一年能接一头牛犊,收入也是一样的。”赛音乌力吉说,一味地追求数量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很大,改善质量依然可以保证收入。

2020年秋天,按照“禁牧不禁养、舍饲半舍饲、草畜平衡”政策,赛音乌力吉加大对畜群结构的调整力度,将老弱病残牛和公牛犊全部出栏,只留下了60头基础母牛和40头小牛犊,将家里的牲畜数量控制在100头左右。牲畜头数少了,赛音乌力吉便开始研究制作新型的牛圈,“这个牛圈的特点是牛一进来,门就会关上,其它牛就进不来了,也不会抢食。不仅可以防止牛掐架,还可以节省人工。”赛音乌力吉介绍新型牛圈时说道。

近几年,按照“减羊增牛、强牛兴牧、提质增效”的发展思路,扎鲁特旗有很多牧民像赛音乌力吉一样通过繁育良种牛、少养精养等方式,对畜牧业产业结构的及时调整,探索出了一条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双赢的畜牧业发展新路子,每年牛犊成活率都是100%,以往日益沙化的草牧场也得到了有效恢复,真正实现了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双赢。

(来源:扎鲁特旗融媒体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