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库伦旗:农闲人不闲 增收又“充电”

发布时间:2021-01-20 16:45:00丨来源:中国网草原频道丨作者:丨责任编辑:苏文彦

在内蒙古通辽市库伦旗,“农闲人不闲”已成为新时尚,尽展新时代农牧民新风貌。

俗话说:“入了秋,万事休;进了冬,万事空。”在这个农闲时节,很多原本“猫冬”的农牧民开始选择紧跟时代步伐,趁农闲时节忙学习、忙充电、寻找増收新路子,在内蒙古通辽市库伦旗,“农闲人不闲”已成为新时尚,尽展新时代农牧民新风貌。

刚吃过早饭,家住库伦旗茫汗苏木宝音太来嘎查的村民图力古尔就驾驶自家的四轮车给哈图嘎查村民宝桂荣家送去3吨草料。宝桂荣家有20多头牛,入冬以后,由于雨雪影响路不好走,自己到外地买草价格又贵,自家20多头牛的越冬“口粮”成了问题,听说同乡图力古尔从外地拉草,可以把草料送到家门口,价格还实惠,他主动联系图力古尔定期给他家送草料。宝桂荣说:“我家一年大概需要30吨草料,我们没有拉草车,雇车拉草成本很高,很不方便,从图力古尔那儿买草,他给我们送草,很方便,冬天我们家牛的草料问题不用愁了。”

图力古尔以前一直在外地务工,近两年回到家乡开始养牛,现在家里有20多头牛,入冬以后想备一些草料,通过朋友帮忙联络,他发现从外地拉草价格更便宜,而且周边村民家也需要草料,自己租车拉草既可以方便村民,又能增加一部分收入。说干就干,图力古尔自己租了一辆大货车,从吉林省等地把草运回来,再售卖给周边有需要的村民,把饲草料送到他们家门口,渐渐的,周边乡镇的农牧民也找图力古尔买草,倒卖粮草也成了图力古尔农闲时节增收的新渠道。

说起其中的门道,图力古尔打开了话匣子:“每户不一样,有的需要1000斤,有的需要五六百斤,忙的时候一个村一星期得送十来趟。今年我们这儿雪大,养殖户饲草需求量也大。我家本身也养牛,一年都需要饲草,这大冬天的地收完了,闲着也是闲着,这样既方便了养殖户,自己又能挣点小钱,挺好的。”

农闲时节,除了外出务工,还有很多农户选择利用自己的传统手艺增加收入。崔桂兰夫妇住在库伦镇团结村,家里有7亩地,对于崔桂兰夫妇来说,每年的农闲时节反而是他们最忙碌的时候,夫妇二人扎扫帚、卖扫帚,从清理毛料、劈扫帚苗子、在地上扎、绑上绳子和铁丝到定型、梳理叶子,看似简单,前前后后的工序也有十多道,整套工序下来需要半个多小时的时间。崔桂兰夫妇分工协作,一个负责准备材料,一个负责扎扫帚,拉、揉、绞、编、抓、绑,几个动作干脆利落,看似杂乱的扫帚苗子很快就有了扫帚的雏形,每天他们夫妇二人都能做十几个扫帚。崔桂兰笑着说:“一个月最起码卖3000来块钱了,挣零花儿行,你岁数大了,去外面打工,人家也不愿意雇你,在家没啥事儿的时候扎扫帚,不也挺好嘛。”

在库伦镇团结村,很多农户和崔桂兰夫妇一样,选择利用农闲时间,干一些力所能及的工作来增加收入,补贴家用。库伦镇团结村党支部书记曹贵金说:“现在团结村地少人多,我们一共188户372人,冬季和夏季主要靠我们灵活掌握,冬天没啥事儿,就靠打工、打短工,或者像崔桂兰这样以扎扫帚为主,现在团结村小型企业不少,有修车的、做豆腐的、做玲珑枕的、扎扫帚的等等,都能帮助个人增加收益。现在团结村的变化太大了,头几年团结村冬天没啥事儿,大家聚在一起打牌、玩象棋,现在都忙着搞活个人经济,提高自己的经济收入。”

与此同时,库伦旗积极组织农业专业技术人员开展种养殖培训,通过理论+实践教学相结合的模式,提升农牧民种养殖技术,真正做到学以致用,让农牧民身体“闲下来”,脑子“忙起来”。近日,库伦旗农牧和科技局组织各苏木乡镇种养殖大户开展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培训班,培训紧紧围绕优势产业生产经营需要以及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需求,对农村法律法规、优质青贮饲料与牛产业生产、乡村电商、动物疫病防疫防治等内容进行了系统学习。家住库伦镇西皂户沁嘎查的村民青格勒想回家乡创业,发展养殖业,一直想学习专业的养殖技术,通过参加这次培训活动,也让他对未来的养殖产业发展有了新想法、新计划。 

青格勒收获颇多,他笑着说:“这次主要学习了养殖、农村电商这方面的东西,通过今天一天的学习,我学到了不少,接下来的几天时间,我还要好好听课,好好学习一下经验,现在电子商务、养殖这一块儿挺挣钱的,我也想多学一些东西。”

昔日农闲时节,农民大多撂下锄头“猫”在家里,或扎堆儿唠嗑,或看电视、打牌。而今大不相同,在村里走一走、转一转,见到的都是农牧民忙碌的身影,他们发挥自己所长,积极拓宽致富增收的路子,还有很多农牧民喜欢上读书、看报、学政策、学科技,增加知识,开阔眼界,这些变化带给我旗农牧民的不仅仅是经济增收,更多的是精神面貌的转变,农牧民的精神生活不断丰富,库伦旗“现代农民”过起了不一样的“农闲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