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日的午后,在西藏自治区昌都市卡若区西藏亚诺文化传媒有限公司,一群稍显稚嫩的面孔正在热烈讨论着公司承接的广告宣传设计方案。这群年轻人全是“95后”,其中最大的也只有25岁。
公司总经理斯郎旺修一身笔挺的西装,出生于1998年的他,脸上带着与自身年龄不相符的成熟。
几个月前,斯郎旺修刚从福建农林大学毕业。在校期间,他曾荣获“第三届全国大学生预防艾滋病知识竞赛”优秀奖、西藏自治区“优秀共青团员”、康巴卫视校园剧大赛第一名、校“大学生自强之星”等诸多奖项。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大背景下,斯郎旺修满腔热血,想用所学专业达成心中的创业梦想。
“刚上大学的时候,我就接触过创业项目,有一次放假回昌都老家,我和在西藏大学念书的同乡丁增仁青聊起自己的创业梦想,谁料我俩一拍即合。”斯郎旺修说。经过两个月的市场调研后,根据自身所长,两人很快把目光瞄向昌都市的广告传媒行业。
说起丁增仁青,斯郎旺修止不住地夸奖:“他很有才华,曾荣获过全国第一届‘竹’设计大赛一等奖、西藏自治区首届师生书画大赛一等奖、学校室内设计大赛一等奖等,现在担任我们公司的设计总监。”
“今年年初,我们进行了充分的市场调研,后来发现,目前在昌都市具有民族特色的文化传媒公司还不多,随着昌都发展得越来越好,广告行业的市场需求量也很大。”1995年出生的丁增仁青有条不紊地说。
借着自治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优惠政策,他们成功在昌都市卡若区人社局申领到了12万元的创业启动资金,并于今年8月成立了西藏亚诺文化传媒有限公司,业务范围包括承接广告策划、制作广告标牌、策划亮化工程和文化演艺等。
今年9月12日,西藏亚诺文化传媒有限公司正式营业。短短3个月时间,该公司已经实现业营业额18万元。
除了斯郎旺修和丁增仁青,公司还吸纳了4名大学毕业生和2名农牧民员工,这群年轻人有一个共同点——他们都是“95后”。一群热血小青年聚在一起,总有出其不意的好创意。
“听说这家公司里都是跟我一样的‘95后’,所以就抱着试一试的心态过来了。没想到大家都很有才能。因为年纪相仿,大家聚在一起总能碰撞出很多新奇的想法,这让我很激动。”大学毕业生钟夕东说。
钟夕东透露,他现在在这家公司实习,每个月拿4500元工资。“公司虽然在创业初期,但我相信随着公司的发展,我们的能力和薪资待遇都会有很大的提升空间。”钟夕东说。
和钟夕东不同,高中毕业后就在家帮忙务农的扎西次仁也是他们中的一分子。
“来到这里后,我学会了很多设备仪器的操作和简单的广告排版,现在我已经可以独立操作这些设备了,我想继续在这里学好技术,掌握一项技能。”扎西次仁坚定地说。
说到公司的发展前景,“95后”总经理斯郎旺修和他的“95后”团队信心满满——
“随着‘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热潮对人才市场的影响,自主创业已经在全国蔚然成风,我们都还年轻,有的是干劲和闯劲。”
“接下来,我们不仅要在传统广告方面,更要在文化传播以及视频制作等方面继续努力,奋力开拓昌都文化市场,将民族特色文化与现代传播方式结合起来,争取走出一条独具特色的文化传播道路。”
……
大家你一言我一语,言语中都是兴奋,目光里满是憧憬。
(作者:万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