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乌珠穆沁旗:生态修复草木盛 林水相间绿意浓

发布时间:2020-06-19 10:35:22丨来源:中国网草原频道丨作者: 李燕丨责任编辑:阿艺思

近年来,东乌珠穆沁旗始终把保护和修复生态环境摆在重要位置,特别是抓好草原生态修复和绿色发展,着力构筑生态屏障,树牢"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扎实推进生态复绿工程,严守生态保护红线,深入推动绿色发展。

生态修复织就了一片片郁郁葱葱的绿网,使乌珠穆沁大地的绿色版图不断扩大。近年来,东乌珠穆沁旗始终把保护和修复生态环境摆在重要位置,特别是抓好草原生态修复和绿色发展,着力构筑生态屏障,树牢“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扎实推进生态复绿工程,严守生态保护红线,深入推动绿色发展。

实施退化草原人工种草生态修复试点项目是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加强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今年,东乌珠穆沁旗重点实施两个项目,一个是退化草原人工种草生态修复试点项目(国家试点),项目位于满都宝力格镇满都宝拉格嘎查及其周边区域。项目总投资3699.49万元,建设时间为3年,建设规模为14.5万亩。其中,退化放牧地生态修复12.5万亩,严重沙化草地治理2万亩,通过3年的退化放牧场的修复使植被退化势头得以遏制,草群盖度增加10%-20%,干草产量提高每亩15公斤以上,经过3年严重沙化草地修复使植被盖度提高10%-20%或以上,试点区域流沙得到有效控制。另一个是自治区退化草原生态修复项目,位于额吉淖尔镇哈日高毕嘎查及其周边区域,属于最具代表性的典型草原退化区域。项目总投资2711万元,建设规模为13万亩,建设时间为3年。针对项目区草原退化特点,坚持自然修复与工程措施相结合的方式,采取“围栏+管护”措施10.3万亩、“围栏+施肥+管护”措施2.7万亩。在采取围栏、施肥的基础上实施为期3年禁牧制度,加快草原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恢复,达到生态修复的目的。通过项目实施,使项目区植被退化势头得以遏制,有效改善退化草原生态系统,将草群盖度提高15%—30%,草群高度提高10—25厘米,牧草频度提升10—20%,干草产量提高每亩10公斤以上。

为了确保退化草原人工种草生态修复试点项目得到实效性的成果,东乌珠穆沁旗林业和草原局充分调动管护员工作积极性,发挥其工作职能,将20名管护员分成4个巡查组,采取动态巡查、不定期检查等方式加强管护巡查,并采用无人机航拍、GPS定位等科学技术,将禁牧巡查监管工作真正做到“无死角”。通过实施退化草原人工种草生态修复试点项目(国家试点)和自治区退化草原生态修复项目及两处项目区内为期3年的禁牧,将从根本上改变草场退化、产草量低和牧草质量差等现状,有效改善草原涵养水源功能,全面实现项目区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推动全旗畜牧业可持续发展。

东乌珠穆沁旗通过20年的京津风沙源治理,有效的保护了草原植被,减少了水土流失,沙地基本得到治理,生态环境得到有效改善。据悉,该旗20年累计完成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建设任务144.35万亩。

把握新要求,担当新使命。在生态文明建设的道路上,东乌珠穆沁旗将以习近平总书记的殷切希望为行动指南,对标对表,砥砺前行,弘扬“蒙古马精神”,在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导向的高质量发展新路上迈出坚实步履。

(来源:锡林郭勒日报 作者:李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