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减羊增牛”唱响草原新牧歌

发布时间:2019-07-16 17:01:14丨来源:内蒙古日报丨作者:周秀芳 巴依斯古楞 郭俊楼 闫晨光丨责任编辑:阿艺思

花草的芬芳弥漫在碧绿的草原,洁白无瑕的云朵与悠闲漫步的牛群相映成趣。穿行在锡林郭勒大地采访,记者看到该盟实施的“减羊增牛”战略,正让草原增绿、牧业增效、百姓增收。

羊群里的头羊戴上了GPS定位系统

锡林郭勒盟大庄园生态牛羊肉产业示范园生产加工车间

“减羊增牛”战略实现了草原生态局部好转

牧民家迎来新生牛犊

花草的芬芳弥漫在碧绿的草原,洁白无瑕的云朵与悠闲漫步的牛群相映成趣。穿行在锡林郭勒大地采访,记者看到该盟实施的“减羊增牛”战略,正让草原增绿、牧业增效、百姓增收。

长期以来,畜牧业是锡林郭勒盟的支柱产业,但随着经济发展步入新常态,锡林郭勒盟的畜牧业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同时也面临着草场压力剧增、环境约束趋紧、农牧民增收空间收窄等一系列新情况新问题,传统的畜牧业经济增长方式难以为继。

困则思变。综合考虑市场需求、经济效益、生态保护、转变生产经营方式等方面因素,2016年,锡林郭勒盟“减羊增牛”战略应运而生,成为打破发展瓶颈,再造新优势的转折点。

思想变革

“又有一头小牛犊出生了。”记者一行在阿巴嘎旗查干淖尔镇阿拉坦图雅嘎查的萨仁其其格家采访时,正值她家牛棚迎来“新成员”。

细细摩挲着还站不稳的小牛犊,萨仁其其格满脸喜色。以当时的行情,一头西门塔尔母牛犊能卖到9000元左右,公牛犊则1万多元。去年她养牛100多头,光靠卖牛犊就收入40多万元。

而10多年前,萨仁其其格的生活可没这么富裕。

阿拉坦图雅嘎查处于浑善达克沙地边缘,生态环境脆弱。受草场破坏、羊肉价格下跌等多重因素影响,牧民养羊的利润空间越来越小,拼数量的传统养殖老路已经难以持续。“羊吃不饱, 500多只羊一年收入5、6万元都挺费劲。”萨仁其其格告诉记者,2008年,她的 “养羊经”念不下去了。

这一年,萨仁其其格毅然卖掉了全部的羊,转为养牛。而从“养羊”到“养牛”,养殖转型的不只是萨仁其其格。

正蓝旗那日图苏木高格斯台嘎查的牧民哈斯巴特尔是远近闻名的养牛大户,因为最早引进良种牛进行改良,现在他家里养殖了150多头西门塔尔牛。

“20多年前,草场沙化退化严重,草畜平衡失调。要保护草场,又要养畜,就得想更好的办法。”哈斯巴特尔说,“减羊增牛”是必须要走的路。1995年,哈斯巴特尔卖掉了自家的400多只羊,开始养牛。多年来,他带领牧民改良和引进西门塔尔牛,在不断试验中,牲畜数量下降了,草场的生态恢复了,牧民的收入却越来越多了。

算账养牛,锡林郭勒盟牧民致富带头人总结了这样的经验:1头牛和5只羊的经济价值相当。1头牛只有4条腿,且牛卷着舌头吃草尖,不影响草的生长;5只羊有20只蹄子,且羊喜欢刨着草根吃,破坏草的生长。显然,养1头牛对草原的破坏程度远低于5只羊,付出的辛劳也要少得多。

牧民们的实践为顶层设计提供了最好的参考。而“减羊增牛”战略的实施,更是决策者深入调研的现实抉择——

从市场需求来看,牛肉是世界上消费人群最广的肉类食品,预计到2020年,全国牛肉供给缺口将达到350—500万吨。

从经济效益来看,肉牛业是世界公认的朝阳产业,牛肉市场价格相对稳定。

从生态保护来看,农牧户获得相同收益的前提下,养牛更有利于草原生态经济系统的良性循环。

从转变生产经营方式来看,畜牧业发展面临“减”“转”“增”等多重挑战和机遇,到了非转不可的时候。

2016年,锡林郭勒盟《关于加快发展优质良种肉牛产业的决定》和《锡林郭勒盟优质良种肉牛产业发展规划(2016-2020年)》相继出台。一项项推进 “减羊增牛”战略的举措也渐次开花、梯次推进。

“畜”势勃发

“减羊”是去库存,“增牛”是补短板,而加快传统畜牧业转型升级,不光体现在畜种群数量的一减一增上。

“‘减羊增牛’目的是为了精养优养,决不能丢了‘锡盟羊’这个‘金字招牌’。”锡林郭勒盟农牧业局副局长哈斯海日汗说。

羊要成为“精英”——

立足“苏尼特羊”“乌珠穆沁羊”“察哈尔羊”等地方优良品种优势,大力实施品牌战略,打造“锡林郭勒羊肉”品牌,不断提升品牌的知名度和附加值,实现优质优价。

牛要变成“新宠”——

大力发展优质肉牛产业,从引种、育种、扩繁、育肥、加工、销售全产业链,到防疫检疫、质量追溯、检验检测、产品研发、品牌建设等各环节,进行一体化运作,一二三产协同发力,逐步建立现代优质良种肉牛产业体系。

“我们要努力把锡林郭勒盟建成国家级优质良种肉牛繁育示范基地,打造成我国中高端生态畜产品之都。”锡林郭勒盟委书记罗虎在说。

与此同时,一个个推进“减羊增牛”、少养精养的扶持政策掷地有声。

2017年以来,锡林郭勒盟级财政安排专项资金2.8亿元,在良种肉牛引进、基础设施建设、贷款贴息等方面给予了重点支持,共引进了优质良种肉牛5万多头,认定良种肉牛核心群280个,年均完成黄牛改良75万头,良改比重达到了98%。

阿巴嘎旗形成了“南牛北羊”的产业发展布局,以西门塔尔牛、乌冉克羊为主的养殖业日趋显效。阿巴嘎旗农牧和科技局副局长格日勒图介绍, 2017年至今,该旗已发放购牛补贴1100多万,近两年安排肉牛养殖贷款近5500万元,目前共引进良种肉牛6200多头。

经过几年的努力,锡林郭勒盟羊存栏数逐年减少,良种肉牛数量逐年提升。仅2018年,全盟牧业年度羊存栏数减少121万只,牛增加22.6万头,全盟优质良种肉牛头数达到161.58万头,新引进优质良种肉牛15674头,安格斯等高端肉牛养殖规模达到6万头。

引进品牌加工企业,延伸产业链条、建立利益联结机制……从低端向高端,从难以预测的肉价波动到订单式的养殖合作社经营模式,从粗放型到养殖专业化、生产标准化、经营产业化、销售品牌化,锡林郭勒盟畜牧业发展“畜”势勃发、“牧”歌嘹亮——

全盟引进发展了大庄园、羊羊牧业、台湾元盛、华润五丰等多家大型现代化龙头企业,规模化畜产品加工企业达到74家,精深加工能力达到行业领先水平;农牧业生产组织化、集约化、品牌化实现新提高。

全盟规范化专业合作社和认定的家庭牧场分别达到925个和1022个,锡林郭勒牛、锡林郭勒牛肉、锡林郭勒羊等9个地标获得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与农牧民建立利益联结机制的产业化龙头企业达到94家,农牧民真正同龙头企业等经营主体形成利益共同体。

绿富双赢

3月9日,初春的北京暖意萦怀。在全国政协十三届二次会议第二场“委员通道”上,全国政协委员、锡林郭勒盟阿巴嘎旗洪格尔高勒镇萨如拉图雅嘎查牧民廷·巴特尔向全国人民报喜讯:“减羊增牛”让草场绿了、牧民富了。

“保护草场,喊破嗓子不如做出样子。” 廷·巴特尔说,为了引导牧民“减羊增牛”,他把家里所有财产抵押,并承诺牧民,如果大家收入降低了,由他来赔偿。让他自豪的是,嘎查年人均收入由2002年的700元提高到2018年的18800元。自从“做出样子”,很多牧民自愿到他家取经。“我每年要培训上万名牧民,讲自己的做法,讲如何保护草原生态。”廷·巴特尔说。

更为欣喜的是,通过“减羊增牛”,他所在的嘎查草场得到了恢复,狐狸、獾子等野生动物也多了起来。到了夏天,许多鸟儿到草原上繁衍生息。

只听阵风过,不见尘飞扬。前往阿巴嘎旗查干淖尔镇那仁宝力格嘎查的嘎查长斯琴朝克图家,只见密实的沙草将昔日裸露的沙地牢牢锁紧。

“自从小畜换大畜,利润、效益有了大幅提高,草场的压力也小了,以前裸露的沙地现在能打草了。” 斯琴朝克图说。那仁宝力格嘎查有73户牧民,2010年以前共养殖2万多只羊,近年来响应“减羊增牛”战略,嘎查养羊2000多只、养牛1800多头。

作为土生土长的牧民,斯琴朝克图印象最为深刻的是狍子对环境很挑剔,以往很少出现在嘎查,而如今却多了起来。

在“减羊增牛”战略的助力下,锡林郭勒草原上不少退化草场有了恢复绿茵的好趋势,曾经“面目狰狞”的沙地已变得“温婉随和”。2013年-2018年,全盟平均草原植被盖度为44.19%、高度为26.37厘米、产草量为59.89公斤/亩,较2000至2010年平均值分别提高了3.84个百分点、0.54厘米、20.31公斤/亩。2017年以来连续两年全盟天然草场载畜量出现负增长。

“减羊增牛”带来的一个个收益,让牧民们看在眼里,喜在心上。

锡林郭勒盟牧民新巴雅尔严格执行草畜平衡制度,每年察哈尔羊存栏数控制在100只左右,坚持人工授精配种,产羔率达到150%以上,2018年人均纯收入达到8万元,并带领嘎查牧民成立了察哈尔羊养殖合作社,进行牧业产业化经营。

正蓝旗通过大力繁育良种肉牛、培育农牧民新型经营主体、构建企业与农牧民利益联结机制等方式,探索出一条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双赢的畜牧业发展之路。

正镶白旗以“减羊增牛”为主攻方向,不仅恢复了草原上的一派生机,许多农牧民还经营家庭牧场开展生态旅游和奶制品、牛肉加工,让收入渐丰。

一个个变化成为梦想与发展交相辉映的时代注脚。锡林郭勒盟“减羊增牛”战略的生动实践,正有力推动畜牧业高质量发展,草原上呈现出一幅幅牧区新生活的壮丽画卷。

【记者手记】

深入锡林郭勒草原蹲点调研,广大牧区群众的理念之变让人印象深刻。

步入经济发展新常态,单纯依靠数量扩张、向规模要效益的路子行不通了。破解“一羊独大”格局,实现草畜平衡,再造发展优势, “减羊增牛”成为牧民们的现实选择,这亦是锡林郭勒盟推动畜牧业转型升级的一剂良方。

“减羊”是去库存,“增牛”是补短板,一减一增间蕴含的是锡林郭勒盟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新理念。合理控制羊的饲养规模,发展优质良种肉牛产业,锡林郭勒盟走上一条精养少养、减畜增收、优质优价的现代绿色生态畜牧业发展之路。如今,羊减少了、牛增多了,草场绿了、牧民富了,锡林郭勒盟正实现生态与发展的共赢。

草原是锡林郭勒最宝贵的资源,绿色是锡林郭勒最亮丽的底色。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发展现代畜牧业,一项紧迫任务就是要保护和建设好这片大草原”的殷殷嘱托,深入贯彻落实总书记对内蒙古的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锡林郭勒盟正倾力保护好绿色这一底色,发挥好绿色这一优势,打造好绿色这一品牌,唱响新时代高质量发展的新牧歌。

(作者:周秀芳 巴依斯古楞 郭俊楼 闫晨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