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临近,内蒙古自治区通辽市扎鲁特旗巴彦塔拉苏木东萨拉嘎查党支部书记、全国人大代表吴云波比平时更忙了些,他正为春节前召开的合作社分红大会做准备。“国家提出的乡村振兴战略,为我们农村牧区描绘了美好蓝图,乡亲们都铆足了劲,2017年合作社又获得了大丰收,这次分红大会红利发放数额比2017年多了30多万元,达到了125.9万元,为鼓励大家多养牛,我们还打算分红牛犊48头!”吴云波对他的“牛”生意信心十足,眼睛里闪着坚定的目光。
内蒙古联晟新能源材料公司铝产品加工。 (摄影:张力军)
2013年,东萨拉嘎查以牛、现金、耕地3种形式入股的方式成立了玛拉沁艾力养牛专业合作社,全嘎查207户入股,最初实有资产550万元。到2017年末合作社总资产达到3400多万元,连续4年分红共330万元,全村人均增收3300元,还带动了37户贫困户全部稳定脱贫。短短4年多时间,已形成“纯天然放牧——育肥——屠宰加工——销售——餐饮”为一体的全产业链布局,玛拉沁艾力牛肉品牌也得到了市场的广泛认可和好评。
这,只是其中的一簇光。
在通辽市,一批批像吴云波这样的“牛”人和“牛”企业,凭借着“牛”政策和“牛”劲头,以变破局,以质为帅,担当起高质量发展的“排头兵”。
“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要把重点放在推动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上,把实体经济做实做强做优。”习近平总书记的嘱咐言犹在耳。
40万亩连片生态节水农业示范基地。 (摄影:图力古尔 )
战鼓擂响,号角劲吹。通辽市高质量发展路径更为清晰——一项项举措密集出台,全市呈现全面发力、多点突破、纵深推进的局面,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步伐不断加快,高质量发展的新动能不断积聚。在2018年5月28日召开的通辽市打好“三大攻坚战”推动高质量发展干部会议上,内蒙古自治区党委常委、通辽市委书记李杰翔指出:为了坚决过好经济高质量发展这一关,市委提出了“九链、五都、一城、一市”的目标任务。“九链”:即绿色生态农牧业、玉米生物、铝镍硅新材料、肉牛产业、现代蒙医药、煤化工乙二醇、沙产业、会展业、文化旅游等九条产业链;“五都”:即中国草原肉牛之都、国际蒙医药之都、中国小品种氨基酸之都、中国蓝宝石之都、全国乙二醇新材料深加工之都;“一市”:即现代能源经济示范市;“一城”:即“一带一路”草原名城。
奈曼旗沙漠婚礼节活动。 (摄影:张力军)
一加一减 汰旧立新
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
经济下行压力犹存,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风生水起。在此形势下,一个地区如何谋求新的经济增长点?通辽市科尔沁区谋势而为,通过引进伯恩露笑蓝宝石等一批重大科技项目,向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力,努力推动当地产业迈向中高端。如今,全球最大的蓝宝石晶体生产基地已经在这里打牢根基。
走进伯恩露笑蓝宝石有限公司的第一生产车间,171个蓝宝石长晶炉整齐排放,长晶炉发出“嗡嗡”之声,地上地下各种管道纵横交错。但是,活跃在这个车间的工人只有6个,可见自动化程度很高。
“炉膛清理、装料、化料、引晶、退火,一个生长周期需要20天左右,单炉每月出来的产品约为1.3个晶体,每个晶体80公斤。”办公室主任韦会强介绍道。
伯恩露笑蓝宝石有限公司,由国内电磁线上市公司露笑科技与全球最大玻璃面板生产企业伯恩光学合资设立;是国内目前唯一一家80公斤级规模化稳定生产企业,而且能耗较国内同类产品低15%左右;是苹果、三星产业链的直接供应商;产品广泛应用于半导体、化工、航空、航天、国防等高科技领域……
这个“巨”字头项目,缘何落户科尔沁?韦会强一语道破天机:“这得益于当地产业迈向中高端的发展定位及电价等优惠政策。”
内蒙古自治区党委书记、人大常委会主任李纪恒在自治区党委十届六次全会上强调,坚决淘汰落后、低端、过剩产能,培育壮大非煤产业、非资源型产业,发展现代能源经济。在“减”与“加”之间,通辽主动作为,精心作答这个时代命题。
——“减”在低端供给和无效供给,为经济发展留出新空间。
不破不立,汰旧立新。去产能、去库存,水泥、钢铁、煤炭、电解铝、平板玻璃……一个个产能过剩行业,纷纷瘦身健体,壮士断腕。
——“加”在壮大非煤产业、非资源型产业,发展现代能源经济。
通辽市梅花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线。(摄影:张力军)
改变简单挖煤卖煤粗放型资源开发模式。以工业园区建设为载体,提升产业承载能力,明确煤电铝产业空间布局,突出抓好铝新材料产业扩规模、延链条、促转型,促进产业集聚集约集群发展。
“不能因为包袱重而等待、困难多而不作为、有风险而躲避、有阵痛而不前。”
冷静应对,破浪前行,这是走出速度依赖和换挡焦虑的“通辽辩证法”。全市上下以新发展理念为引领,在战略上保持沉着定力,在战术上主动作为,建造了一艘抗风险、耐冲击的经济航船。
扬长补短 乘势而上
“这黄芪多少钱收购的?”刚跨进内蒙古蒙药股份有限公司大门,一股浓郁的草药香味吸引大家来到一辆大型挂车面前,工人们正忙着卸载刚收购来的黄芪。
公司行政总监王春志说,黄芪是7块钱一斤收购的,至于加工之后能提升多少倍价值,他只是神秘地笑了笑。“蒙药”牌蒙药是蒙药行业唯一的“中国驰名商标”,蒙药股份有限公司是目前国内最大的蒙药生产基地。
通辽市昼夜温差大、日照时间长,加之水质、大气、土壤无污染,发展药材产业可谓得天独厚,种植中草药已有20多年的历史。而且,蒙古族历史上十大杰出科学家之一、清代著名蒙医药学家占布拉·道尔吉就出生在奈曼旗,著有举世闻名的蒙医药典籍《无误蒙药鉴》和《蒙药正典》。
“加快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壮大新能源、新材料、节能环保、高端装备、大数据云计算、信息制造、人工智能、生物科技、蒙中医药等产业。”内蒙古自治区党委十届六次全会对我区加快蒙中医药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
循道而行,功成事遂。
通辽正立足优势,打造“种——储——加——销——研”全产业链,采取“公司+基地+科研单位+农户”的经营方式,建立起蒙中药材监管体系和蒙中药材数字化交易中心,全方位打响“占布拉·道尔吉”蒙医药品牌!
通辽,是著名的蒙古族地域文化——科尔沁文化的发祥地和传承地,是草原英雄嘎达梅林战斗过的地方。
这里除了是闻名遐迩的“中国蒙医药之都”,还是“中国蒙餐之都”“中国安代艺术之乡”“中国蒙古族民歌之乡”“中国乌力格尔之乡”“中国民族曲艺之乡”“中国马王之乡”和“中国版画艺术之乡”。
沙漠绿洲大青沟、“八百里瀚海”塔敏查干沙漠、科尔沁草原“后花园”扎鲁特旗山地草原……文化旅游业作为通辽市稳增长的重要引擎、调结构的重要突破口、惠民生的重要抓手、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支撑、繁荣文化的重要载体、对外交往的重要桥梁,如何实现由新的增长点向重要支柱产业的转变?
蒙药制药车间。(摄影:张力军)
思深方益远,谋定而后动。
“深入挖掘文化、旅游资源,加强文化旅游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建设,推动文化旅游融合发展,打造一批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和全域旅游示范区。”内蒙古自治区党委十届六次全会再一次为通辽市文化旅游建设厘清了思路、指明了方向。
一个个重点工程,就是一道道亮丽的风景——科左后旗双合尔山下蓝图绘就,阿古拉“一带一路”敖包相会主题小镇项目拉开序幕;
沙漠瀚海探险游、科尔沁文化探秘游、民俗风情体验游、原始草原生态游……绚丽多彩的自然景观、文化底蕴厚重的人文景观以及浓郁质朴的民族风情,吸引着八方来客;
出整合拳,打整合牌。“科尔沁500公里文化旅游风景大道”将散落各处的80余处景区景点串成一条瑰丽的项链……
眼下,通辽文化旅游正朝着建设国内外知名的自驾游体验基地、度假休闲康养基地和高品质旅游城市这一目标迈进。
节水增效 惊艳转身
通辽市素有“内蒙古粮仓”的美誉,是国家重要的商品粮生产基地。2018年,粮食总产量预计再次突破100亿斤,实现粮食生产“十五连增”。
成如容易却艰辛。
辉煌背后存隐忧:通辽市是典型的资源性缺水地区,全国110个严重缺水城市之一,农业用水占80%以上,人均水资源拥有量仅为全国平均水平的54%。
志不求易者成,事不避难者进。
2018年,通辽市完成农业高效节水工程400万亩。在全市1000万亩粮食功能区现有水利工程基础上,按照以“浅埋滴灌”节水模式为主的高效节水建设标准进行提升改造。
传统农牧业转型后的惊艳不止于此!
一亩青贮饲料喂养一头牛,一头牛经过深加工,可制作牛肉肠、牛肉串,牛骨做骨粉,牛血做饲料或血清,牛油做火锅底料,牛心瓣膜做高端药品,牛皮做时尚穿戴用品……从一亩青贮饲料地里长成的全产业链条,让人不得不惊叹全产业链的强大生命力。
通辽至新民高铁开通
在科右后旗甘旗卡镇朱家村养牛专业户张顺的牛舍里,130多头牛给他带来了一年30多万元的收入。并且,与科尔沁牛业有限公司合作后,使他的养殖规模不断扩大。“10年前,我将牛拉到沈阳去卖,价格很不稳定,牛多了对方就压价。与科尔沁牛业合作的最大好处是价格稳定,让我们养牛户受益多多。”
朱家村许许多多像张顺这样的养牛专业户,成为肉牛全产业链条上的一环,环环相扣,实现了环环增值。
内蒙古自治区党委十届六次全会提出,提高农牧业产业化和农畜产品精深加工水平,做大做强乳肉绒、粮油饲、薯果蔬、林沙草等特色产业集群。
奋楫击水,拔节生长。
如今,通辽市已形成肉牛全产业链发展的格局,形成了全国最大的肉牛交易市场,是全国最大的供港活牛基地、世界先进的肉牛种源基地,“科尔沁牛”已注册为国家地理标志,通辽市被誉为“中国草原肉牛之都”。
注入新思维、新模式、新技术,以“变”应变。在高质量发展的道路上,通辽市正加满油、把稳舵、鼓足劲,自信前行,弄潮儿向涛头立!
(作者:洪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