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草原上工作我很幸福”:刘钟龄和他的草原生态学

发布时间:2018-08-20 14:57:41丨来源:内蒙古日报丨作者:施佳丽丨责任编辑:阿艺思

在正蓝旗桑根达来苏木,一片长势喜人的苜蓿田显得格外醒目,刘钟龄老人正不知疲倦地穿梭在这片绿意葱茏中。“还记得我第一次见到草原,好震撼呀。这么完整的一片草原不就是我们发展生态科学的最好阵地吗?我感觉我在草原上工作很幸福!” 刘钟龄笑着表示,自己也分不清是草原选择了他,还是他选择了草原,就这样结下了深厚的感情,一辈子也不愿意离开这里了。

驱车从锡林浩特出发南行约150公里,就进入了浑善达克沙地腹地。在正蓝旗桑根达来苏木,一片长势喜人的苜蓿田显得格外醒目,刘钟龄老人正不知疲倦地穿梭在这片绿意葱茏中。

“这是黄花苜蓿,上个月开花的时候漂亮着呢,现在正在结籽。”他面带着笑容、声音宏亮,已说起草原就滔滔不绝。“我们去年从蒙古国引进黄花苜蓿试种成功了!黄花苜蓿的耐寒性比紫花苜蓿强,在这里它可以越冬,而且能连续8年不用再种,每年收割3~4次,是很好的饲草料。”

刘钟龄是著名的草原生态学家,长期从事蒙古高原及其周边地区植被生态学、植物区系地理及植被历史的考察研究,今年已经88岁。他是河北省南皮县人,1958年随我国生态学开创者李继侗支边来到刚刚建成的内蒙古大学,在草原生态学领域从事教学、研究和生态学专业建设工作。

上世纪80年代,草原生态问题开始显现。刘钟龄以他敏锐的学者风范,带领一些年轻教师和研究生在锡林郭勒草原上开始了草原生态学的动态研究,特别是对草原退化和可恢复问题进行了大量艰苦细致的科研普查工作,力图摸清草原退化恢复的机理,明确提出了“建立北方草原生态安全体系是可持续发展根本大计”的思考。

60多年来,刘钟龄一直坚持在做草原生态学的耕耘者,获得多项重大科研成果,并获得自治区重大科研成果奖,获得奖金100万元。按规定,奖金的60%用于科研,40%用于生活,他却把自己的全部奖金都拿出去用于本次黄花苜蓿的项目研究。他说,我年纪大了,平时也没什么爱好,就想一门心思把这个项目做起来,要建立全国第一个黄花苜蓿“种子田”。

“他总说,研究草原不能脱离一线。如今已经是耄耋之年,还是如此亲力亲为,这种精神我很佩服!”内蒙古防沙治沙协会会长潘秀峰感慨地说,“记得有一次到锡盟,没买上火车票,老人不顾长途跋涉的苦累,不顾自己年高体弱的艰辛,坐着儿子驾驶的跨斗摩托车,行程几百公里到达锡林浩特,第二天天不亮又坐着摩托车赶路到几百公里外的另一个点……”

刘钟龄回忆起这些事情只是淡淡一笑:“早年在草原上工作,没有旅店,只能去小学教室把课桌拼起来当床铺,或者去牧民家借宿;没有水,需要自己驮上水,也没有电,晚上都是点煤油灯的。这些都是常事,现在条件可好多了。”

如今,刘钟龄仍保持着与时俱进,孜孜不倦的耕耘之心。从1981年至今,他坚持每年9次对草原进行动态监测,并学会了用电脑梳理数据和整理资料。同时,创办了《干旱区资源与环境》杂志,先后主持编著和参编了《内蒙古植被》、《内蒙古自然保护纲要》,《内蒙古植物志》、《内蒙古通史》等学术著作20余部,发表学术论文130余篇。

“还记得我第一次见到草原,好震撼呀。这么完整的一片草原不就是我们发展生态科学的最好阵地吗?我感觉我在草原上工作很幸福!” 刘钟龄笑着表示,自己也分不清是草原选择了他,还是他选择了草原,就这样结下了深厚的感情,一辈子也不愿意离开这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