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指出,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实行最严格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草”第一次被纳入生态文明建设,成为建设美丽中国的重要内容,体现了国家对草原生态保护愈加重视。
今年“两会”,推进国务院机构改革,组建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加大生态系统保护力度,统筹森林、草原、湿地监督管理,加快建立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保障国家生态安全。这是在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把“草”纳入统筹治理的生命共同体体系之后,对草原生态保护实施的重大具体举措。
新时代,中国草原保护踏上新征程。
云 轻纱幔帐(摄影:华维光)
中国草原面积居世界前列
如果说森林是“地球之肺”,草原便是“地球皮肤”。草原是地球上分布最广的植被类型。世界草原的总面积为45亿公顷,约占陆地面积的24%,仅次于森林生态系统。我国的草原生态系统是欧亚大陆温带草原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占世界草原面积的约1/10,居世界前列。
提起中国草原,人们所熟知的有著名的四大草原:内蒙古呼伦贝尔草原、内蒙古锡林郭勒草原、新疆伊犁草原和西藏那曲高寒草原。我国是世界上草原资源最丰富的国家之一,拥有天然草原约4亿公顷,占国土面积的41.7%,是耕地的3.2倍,是森林的2.3倍。根据自然条件和生态学区系的差异,大致可将我国的草原生态系统分为草甸草原、典型草原、荒漠草原三个类型。
草甸草原是草原中较湿润的类型,是我国主要的天然优良割草场,发育在黑钙土(或黑垆土)上,建群种为中旱生的多年生草本植物,经常混生大量中生或中旱生双子叶杂类草及根茎禾草和苔草。典型草原是草原中分布最广泛的一个类型,发育在栗钙土上,建群种由典型旱生草本植物组成,以丛生禾草为主,伴生少量旱生和中旱生杂类草,有时还混生旱生小半灌木和灌木,形成独特的灌木草原。荒漠草原是草原中最干旱的类型,发育在棕钙土(或灰钙土)上,建群种由强旱生丛生小禾草组成,并常混生大量超旱生荒漠小灌木和小半灌木,有时还可成为共建种,形成荒漠化草原,雨季一年生植物层片和地衣、藻类层片的作用明显增强。
那曲(摄影:文哲)
中国草原是欧亚草原的一部分,以东北经内蒙古直达黄土高原,呈连续带状分布。我国80%以上的草原分布在西部12省(区)。草原面积较大的省份是西藏、内蒙古、新疆、青海、四川、甘肃,这些省份的草原面积占全国草原的75.1%。西藏人均草原面积最大,达31.5公顷,其次是青海,人均6.81公顷,再次是内蒙古和新疆,人均分别为3.31公顷和2.96公顷,其他省份人均都在0.7公顷以下。
从中国的东北到西南划一条线,从完达山开始,越过长城,沿吕梁山,经延安,一直向西南到青藏高原的东麓为止,把中国分为两大地理区:东南部分是丘陵平原区,离海洋较近,气候温湿,大部分为农业区;西北部分多为高山峻岭,离海洋远,气候干旱,风沙较多,是主要的草原区。
在中国,人们一般把草原划分为东北草原区、蒙宁甘草原区、新疆草原区、青藏草原区、南方草山草坡区五个大区。东北草原区包括黑龙江、吉林、辽宁的西部和内蒙古的东北部,面积约占全国草原总面积的2%。中国南方有大片的草山草坡以及大量的零星草地,这些统称为南方草山草坡区。蒙宁甘草原区包括内蒙古、甘肃的大部分和宁夏的全部,以及冀北、晋北和陕北的草原地区,面积约占全国草原总面积的30%。新疆草原区北起阿尔泰山和准噶尔界山,南至昆仑山与阿尔金山之间,面积约占全国草原总面积的22%。青藏草原区位于中国西南部,北至昆仑山和祁连山,南至喜马拉雅山,西接帕米尔高原,包括青海、西藏的全部和甘肃的西南部,以及四川和云南的西北部等,面积约占全国草原总面积的32%,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高原草原区,也是中国重要的畜牧业基地之一,盛产牦牛、藏羊、黄牛等各种动物。
天堂草原(摄影:华维光)
亟待保护的草原生态系统
长期以来,由于草原超载、过度开发、气候变暖等因素,我国90%左右的天然草原出现不同程度的退化,中度和重度退化达到30%,可利用天然草原每年以200万公顷的速度退化,荒漠化面积不断增加。草原生态环境持续恶化,不仅制约着草原畜牧业发展,影响农牧民收入增加,而且直接威胁国家生态安全。
草原生态系统是草原地区生物(植物、动物、微生物)和草原地区非生物环境构成的,进行物质循环与能量交换的基本机能单位。在生物圈固定能量的比例中,草原生态系统约为11.6%,居陆地生态系统的第二位。它占据着地球上森林与荒漠、冰原之间的广阔中间地带,覆盖着地球上许多不能生长森林或不宜垦植农田的生态环境较为严酷的地区。
草原生灵(摄影:华维光)
在我国,草原是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和生态系统的主要组成部分,有着十分重要的功能:草原生态系统维持了生物的多样性。草原是一个生物链的最基本组成部分。草原的减少会影响到这条生物链中其他生物的数量,草原中其他生物数量的增减,也会影响到草原的面积,打乱既定的生态平衡。草原生态系统是一个天然的蓄水池。黄河、长江、辽河、黑龙江等主要水系均发源于草原区。草原可以吸收大量的降雨,也会减缓地下水的蒸发,可以很好地调节大自然的天气变化。草原被破坏可能导致水土流失和洪涝灾害。
草原和人们的平常生活环境紧密相关。当前我国大部分地区雾霾天气的形成也与草原被大面积破坏有关。草原可以吸收大量的二氧化碳、汽车尾气、工厂废气,维持整个地球的气体平衡。草原是我国重要的经济组成部分,是我国发展畜牧业的基础。只有有了良好的草原生态系统,才能更好地发展畜牧业。
锡林郭勒草原(摄影:华维光)
然而,目前我们对草原的保护并没有像山水林田湖那样重视。受自然、地理、历史和人为活动等因素影响,草原生态保护欠账较多,人草畜矛盾持续存在,统筹草原环境保护与牧区经济社会发展难度大,仍面临一些困难和问题,主要体现在草原生态系统整体仍较脆弱、草原违法案件多发常发、牧区生产经营技术水平较低、草原监督管理能力亟待加强四个方面。近10年,我国耕地面积增加了10%,主要来自于草地的开发开垦,加上违规开矿、修路、旅游开发等因素,导致草原遭到不同程度破坏。同时,超载放牧导致草原质量下降,人们不断地向草原索取,却很少回馈草原。再加上鉴于植物生长规律,草与林共生或混生界限不清,林地、草地、耕地交叉地带的权属存在“有利都争、有责互推”的现象……草原保护,困难重重。
草原生态系统的保护引起国家高度重视,我国《草原法》于1985年10月1日起正式实施,这是我国对草原生态系统由自然利用走向科学管理的开端。新时代,保护中国草原,成为当前的重要命题。2014年1月和2016年8月,习近平总书记分别在内蒙古和青海调研时,对加强草原保护建设作出了重要指示。李克强总理对加强草原保护建设提出了明确要求,强调要加强调查研究,采取有力措施,妥善解决当前的突出问题,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那曲 迁徙中(摄影:文哲)
“草”被纳入生态文明建设大格局
草原是我国陆地生态系统的重要主体和生态文明建设的主战场之一,也是广大牧民群众基本的生产生活资料和脱贫致富奔小康的重要依托。加强草原生态环境保护,事关生态文明建设大局,事关民族团结、边疆稳定和牧区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指出,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实行最严格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草”第一次被纳入生态文明建设,成为建设美丽中国的重要内容,体现了国家对草原生态保护愈加重视,对推进草原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里程碑意义。
草原既是我国主要江河的发源地和水源涵养区,又是保护生物多样性的重要“基因库”,在调节气候、防风固沙、涵养水源、保持水土等方面有重要作用,是我国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草原是少数民族的主要聚居区,是牧民赖以生存的基本生产资料,是西、北部干旱地区维护生态平衡的主要植被。加强草原保护与建设,对于促进少数民族地区团结,保持边疆安定和社会稳定,维护生态安全,加快牧区经济发展,提高广大牧民生活水平,都具有重大意义。
彩色的奶牛(摄影:陈维达)
长期以来,由农业部畜牧业司的草原处对草原和草业实施监管。该处仅有4个编制,机构层级较低、监督管理机构执法主体资格不明确等限制了工作的开展。同时,县(市)一级的草原监督管理机构,普遍存在着机构级别低、人均管理草原面积巨大、执法人员严重不足、执法装备缺乏等困难,甚至一些县(市)的草原监管机构还存在着无办公场所,无草原执法的设施、设备的状况,很难深入开展草原监督管理工作。
党的十九大报告突出强调改革生态环境监管体制,从顶层设计的角度提出新设国有自然资源资产管理和自然生态监管机构,统一行使三大职责——全民所有自然资源资产所有者职责,所有国土空间用途管制和生态保护修复职责,监管城乡各类污染排放和行政执法职责。按照这个要求,国家未来将对国有的土地、矿产、海域、森林、草原、湿地、河湖、荒漠等自然资源实行中央和地方二级所有权管理。
(摄影:华维光)
此次国务院机构改革顺应时代发展需要,组建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将森林、草原、湿地等自然资源统一统筹管理。按照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描述,国家林业和草原局是将国家林业局的职责,农业部的草原监督管理职责,以及国土资源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水利部、农业部、国家海洋局等部门的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自然遗产、地质公园等管理职责整合而成立的;其主要职责是监督管理森林、草原、湿地、荒漠和陆生野生动植物资源开发利用和保护,组织生态保护和修复,开展造林绿化工作,管理国家公园等各类自然保护地等。这个变化意味着有望形成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的大格局。
国家林业和草原局的设立,一方面是落实十九大报告把“草”纳入统筹治理的生命共同体体系之后,对草原生态保护的重大具体举措,是对“草”地位的肯定;另一方面,也意味着管理“山水林田湖草”这一生命共同体的职责得到统一,大大缓解“九龙治水”带来的治理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