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原儿女>草原骄子>

巴彦孟和:群众叫他 "林书记"

2016-04-13 14:09:52 | 来源:正北方网 | 作者:高永才 | 责任编辑:许浩成
摘要:学生们在擦拭巴彦孟和的雕像。为改变内蒙古生态环境最恶劣、最贫困地区的落后面貌,他在位于柳河源头的库伦旗,几乎耗尽了全部的心血和汗水。

 

巴彦孟和(中)同库伦旗班子成员在植树中留影。

学生们在擦拭巴彦孟和的雕像。

□高永才

他不姓林,可群众偏偏称他为“林书记” 。

为改变内蒙古生态环境最恶劣、最贫困地区的落后面貌,他在位于柳河源头的库伦旗,几乎耗尽了全部的心血和汗水。

他走了,没有给子女留下任何遗产,留下的是一片青山绿水和柳河下游几百万群众的安宁幸福!

人们深深地怀念他、感激他,为他立了一尊汉白玉塑像,矗立在青山绿水之间……

他,就是原哲里木盟(现通辽市)库伦旗旗委书记、达斡尔族优秀党员巴彦孟和。

开辟林果副三大基地

柳河,素有“小黄河”之称,是东北著名的多泥沙河流。库伦旗就坐落在柳河源头,因而成了全国水土流失重灾区,水土流失面积4315平方公里,占全旗总土地面积的91.4%。

土地支离破碎、沟壑纵横,库伦无奈被“库伦沟”取代,成了贫穷落后的代名词。尤为严重的是,柳河源头的安危,直接关乎着下游几百万群众生命财产的安全。柳河源头不治,库伦不富,东北不稳,国家不安!

1961年5月,40岁的巴彦孟和临危受命,任库伦旗旗委书记。这位来自于黑龙江省嫩江县的达斡尔族优秀党员,迎来了他人生中最严峻的挑战。

上任伊始,巴彦孟和面对的生态现状令人触目惊心:

因缺烧柴,有的村民竟然在雨天劈炕沿木、烧旧衣物引火煮饭;因缺檩木,许多村屯危房累累,一些村民夜间怕屋塌而睡不实。

由于生态不断恶化、水位下降、水源奇缺。有的地方全村仅一口深水井,村民顶着星星排队汲水,井辘辘吱吱呀呀从黎明一直响到深夜……

一幕幕凄惨的情景,让巴彦孟和心如刀绞。他痛下决心:不惜一切代价,对库伦实施脱胎换骨的改造!

巴彦孟和针对当地山多、坡多、沟多、 沙多的特点,经反复研讨、论证,提出破解库伦生态困局的方略:开辟林果副三大基地——

创建林业基地:建林场、辟苗圃,为大规模绿化荒山荒沙创造先决条件;

创建果树基地:开发新品种,实现生态、经济效益双赢;

创建副业基地:大力种植油料作物,加快脱贫步伐。

伴随着一片锄光锹影,一场旷日持久、艰苦卓绝的“绿色战争”,在九曲柳河源头打响了。

在“国栽国有,社栽社有,队栽队有,村民宅前屋后栽树归各人所有”的造林政策激励下,全旗先后建成10家国营林场,开辟大小苗圃78处,育杨柳、红枫、紫穗槐等苗木1800余亩,育苹果、樱桃、桑葚等24种果树苗木700余亩,并大量引进紫花苜蓿、沙打旺、蓖麻等牧草和油料种子种植。

一个又一个生态建设奇迹,崛起在贫瘠苍凉的库伦大地。

喊破嗓不如干出样

“喊破嗓儿,不如干出样儿。不啃几块硬骨头,我们拿什么去说服群众?好铁才能捻出硬钉钉儿!”为了给群众做表率,巴书记把最难治理的“后府沟”留给了自己和旗直机关近200名党员干部。

后府沟是一条贯穿库伦镇区的大荒沟,沟长12华里,平均深50米,宽200多米,沟底积淤着一米多深的沙石。大沟的两边就是居民区,大沟成了居民的垃圾场,病死的家畜家禽随处可见,臭气熏天。每逢大雨,浑浊的洪水在大沟底横冲直撞,沟越冲越大,越冲越深……

为了根治此沟,夏日炎炎,他带领干部在沟沿边挖出无数的鱼鳞坑,里面栽上簸箕柳、杨树棵子、老虎刺等,给大沟戴“笼套”。深秋上冻之前,他们在沟底掘出一排排大沙土坑。初冬时节,他们在坡上挖出一堆堆土,用堆车、土篮子填进秋天挖好的大坑里。春天,再从沟外担来一桶桶泉水,在填满土的沙坑里栽上杨树、柳树、五角枫……

3年过去了,这条性情暴烈如野马的大荒沟,终于乖乖驯服在一批意志坚强的党员干部面前:

春天,大沟杏花如雪、杨柳堆烟;夏日,泉水清荫、鸟声婉转;秋天,梨叶流丹、瓜果红硕……后府沟被人们称为“小青沟”,成了当地一处春游、消暑的著名景点。

由于长期坚持带头植树,巴彦孟和手掌上每个凸起的部位,都结着一层厚厚的茧子。春天,掌心隐隐发痒,冬天则裂开一道道细长的口子,往外渗着血丝,被汗水一渍,疼得钻心。

巴彦孟和不仅双手长满了老茧,连臀部也磨出了茧子。这要归功于他的坐驾——毛驴车,被百姓称为“驴吉普”。

当时的库伦旗,只有一部北京吉普车,相当于巴书记的专车。可是他嫌车子太能“喝”油,加之山乡路况不好,行车费时。于是,他偏爱另一辆特殊的坐骑“驴吉普”。他每年要用三分之二的时间下乡检查指导或直接参加植树活动,一路坐着“驴吉普”,走遍了柳河源头……

长期艰苦的奔波操劳使巴彦孟和浑身透着一股泥土的气息。他从不做长篇大论、内容空洞的报告,特别是在有关生态建设的会议上,他总是即兴用群众最容易接受的话语把道理讲懂、讲透。那些有关生态建设的顺口溜儿,土得“掉碴儿”,而群众偏爱听,他被誉为土腥味的“诗人”:

杨柳树下深沟,松柏树请上山,陡坡乔草缓坡田,河川甩弯垦粮田。

干巴榆,老头杨,疙瘩柳,防风固沙好帮手。

少耍嘴皮儿多流汗,别弄虚,实惠儿干,要想过上好日子,造林绿化最关键。

战胜水蚀、风蚀、干旱,全凭团结、齐心、苦干。

……

细细品味这些语句,感受到的是巴彦孟和对绿化家园的满腔热情和充满理性的思考。

大伙儿一起让库伦绿起来

库伦旗生态建设如火如荼,至1965年底,全旗共植树造林84万亩,绿化大小山头244座,森林覆被率由解放初期的3%提高到16.5%。下石碑、吉力图、西韩家杖子三个生产大队荣获国务院表彰奖励。

就在库伦“绿色崛起”的关键节点上,“文革”开始了。巴彦孟和被打成扛着“林字黑旗”的“黑司令”,投进“牛棚”。那些用五六年汗水和心血栽培的绿色林木被毁于一旦,全旗共计毁林12.8万亩。

“文革”过去,巴彦孟和重新走上旗委书记岗位。他果断敲响“惊堂木”,从重从快处理18起毁林案件,坚决刹住了遍及全旗的滥砍盗伐。他语出惊人:“从现在起,大家都要争做‘绿林好汉’,分片包干,各自‘占山为王’,让库伦重新绿起来!”

库伦旗掀起了更大规模、更高层次的生态建设热潮。

一天,巴彦孟和在白音花公社的山路上跳下“驴吉普”,面对着莽莽群山,突然问随行的公社书记哈图:

“敢不敢把这些荒山全部给我抹绿?”

哈图遥望着占地12000多亩、绵延起伏的22座荒山,沉思片刻,一拍胸脯:“敢!”

于是,全公社上下动员,植树季节每日出动近两千人。山上栽樟子松,山下栽落叶松,22座大荒山实现连片绿化,“万亩松林”轰动了全区。

巴彦孟和反复强调:把“穷山恶水”变为“青山绿水”还远远不够,要把生态优势变为经济优势,让人民群众吃得饱、住得暖、过得好。

于是,“药材基地”“红柳条基地”“荞麦基地”“蔬菜基地”“山杏基地”以及“养蜂基地”“黄牛基地”……各色基地如雨后春笋,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

到1980年底,全旗每年造林20万亩,栽果树15000亩,全旗粮食产量过了亿斤大关,森林覆被率由3%提高到18.7%。

(图片由作者提供)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