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原儿女>草原骄子>

刘巧芝:走定了文学这条路

2016-02-17 10:24:02 | 来源:内蒙古新闻网 | 作者: | 责任编辑:许浩成
摘要:她是一位草根作家,几乎所有在城市讨生活的体力活儿都体验过。从1998年到2008年这10年间,她又创作了约22万字的长篇小说《猫眼》,中篇小说《林婵》以及短篇小说《丁香之死》《花落花开》《城市里的穷人》等。内蒙古大学为刘巧芝的长篇小说《猫眼》举办作品研讨会。

她是一位草根作家,几乎所有在城市讨生活的体力活儿都体验过。她在竭力谋求生计之余,尽心编织着自己的“作家梦”。内蒙古大学专门为她的长篇小说《猫眼》举办作品研讨会——

她是打工女,她为乌海兴建的高楼大厦搬过砖、铲过泥……她在竭力谋求生计之余,“三更灯火五更鸡”地潜心于文学创作,尽心编织着自己的“作家梦”。 2015年9月28日,内蒙古大学为她的长篇小说《猫眼》举办作品研讨会,面对自治区众多文学大师和老师、同学,她泪眼迷离;2015年12月6日下午3点,《猫眼》签售会在内蒙古图书大厦举办,自治区文联主席官布扎布,副主席尚贵荣,著名评论家、作家李悦,《草原》主编任建等亲自到签售会现场为她祝福加油。她,就是就读于内蒙古大学2015级高研班的学员、草根作家——刘巧芝。

梦想,在贫瘠的土地上生发

出生于乌兰察布市卓资县的刘巧芝,从小就迷恋大人手里砖头一样的厚书。但那些书在白天轮不到她看,只有到了晚上,家人都进入梦乡后,她才能凑近一盏如豆的煤油灯,似懂非懂、如饥似渴地默读起来。

许是读书“促下笔”,她的作文,从小学到高中时常是班里同学争相阅读的佳作、老师讲评的范文、学校版报的头条。随着阅读层面的拓展和知识、阅历的增长,她萌生了走文学之路的念想。

然而,想通过考入大学中文专业圆梦的刘巧芝,在上世纪80年代只有百分之几才能走入高等学府的艰难时期,仅以5分之差落榜。在父母拿不出“高四”复读费的情况下,她像父兄及所有农家子女那样,开始了“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劳作。

这段时间的磨砺,使刘巧芝对生活与文学有了深刻的感受与认识。每天,放下镰刀和锄头,她就伏在炕桌上奋笔疾书。那时的纸笔,对她来说都是珍宝。理解她、支持她的大哥多年来总是从并不宽裕的家庭“财务”中挤出一点钱来资助妹妹。

其间,她以自己高考落选及同龄人的经历为素材,写出了4万多字的中篇小说《探险》。小说通过3个农村女青年在追求理想与现实的际遇中,或走出了困惑,或不懈地追求理想,或难逃宿命安排的曲折故事,讲述了那个时代年轻人的梦想与希望;另一部中篇小说《麦收时节》,也是刘巧芝对那段农村苦寒生活的真情抒写。

对刘巧芝而言,这些写在稿纸上的文字,不啻于雨后的彩虹,令她兴奋,让她欣慰,也更加激发了她的创作欲望。但是,命运的起承转合并非尽如人意。1989年,刘巧芝结婚之后,与普通农妇一样,田间劳作、生儿育女、操持家务、养鸡喂猪……居家过日子的杂七杂八,刘巧芝毎样都身体力行着。尽管如此,执拗的她依然不改初衷,继续挑灯夜战“爬格子”,写出许多“清新优美、短小精悍,轻松澄澈如山涧泉水,极富音乐感的”文字。

作品,在艰辛的打工中积累

1998年秋天,刘巧芝和丈夫辛勤耕耘的3亩丰收在望的麦田,被一场百年不遇的雹灾击毁。面对颗粒无收的惨状,刘巧芝愁肠百转,为了生存,刘巧芝举家西行,落足乌海,开始了坎坷的打工生涯。

几乎所有从农村出来在城市讨生活的农民工所干的体力活儿,刘巧芝都体验过。诸如去建筑工地当小工、蒸馒头、打饼子、开饭馆、卖粉条、打扫卫生等。让她最难以释怀的是,夏天烤饼子时,炉温达100摄氏度以上,再加外面的气温30多摄氏度夹击炙烤,她的胳膊和手常常被火炉烧出燎泡。但想到儿女可以在乌海上学、生活,自己可以买想读的书和写作的纸笔,她把这些苦楚默默地吞咽了。

当得知乌海有个《北方作家》的刊物时,刘巧芝就把自己在打工间隙写下的文字,一次次地投递过去,随后还给《乌海日报》副刊投稿,从而结识了乔澍声、郝逸云等作家和编辑,并得到他们热情指教。毎当看到自己的心血变成散发着油墨馨香的文字时,她觉得自己是世上最幸福的人。

从1998年到2008年这10年间,她又创作了约22万字的长篇小说《猫眼》,中篇小说《林婵》以及短篇小说《丁香之死》《花落花开》《城市里的穷人》等。这些作品的字里行间无不流泻着她对家乡和第二家乡乌海的深情厚意,也真实地反映了自己对打工生活的“切肤”之感。

我区作家、文学评论家刘金梅评价她的作品时说:“这些文字,全然不像出自一个为生计而艰难生活着的打工妇女之笔,但又最该是一个靠苦力靠双手来讨生活的女人全部人生积淀。刘巧芝用几十年始终如一的情怀,来实现和完成着只属于她个人的生命追求,体现出人活着的意义所在。”

素质,在高校深造中升华

进高等院校深造、提升自己的文学素养,一直是刘巧芝耿耿于怀的夙愿。

2005年,她结集出版了15万字的散文集《伴你到天涯》。同年,她加入内蒙古作家协会。《乌海日报》报道了她艰难的文学创作之旅后,其文学才华渐渐得到社会的认可。

2009年10月11日上午10点,刘巧芝拖着行李箱,步履轻捷地朝着自己向往的内大文学院主楼走去。她要攻读内蒙古大学文学创作研究生专业。

文研班是培养内蒙古籍作家的摇篮。曾培养出玛拉沁夫、云照光、扎拉嘎胡等一大批中国当代著名作家。在21世纪内蒙古中青年作家严重断档的情形下,自治区党委宣传部、内蒙古文联、内蒙古大学3家联手,于25年后重新在内蒙古大学恢复文研班的教学。刘巧芝通过有20多万字公开发表作品的审查和内蒙古作家协会会员的两项初选,又经过3小时的严格考试,终于在全区300多名中青年作家中胜出,成为内蒙古大学2009级文研班脱产深造的30名汉文作家学员之一。

  内蒙古大学为刘巧芝的长篇小说《猫眼》举办作品研讨会。

教室——食堂——图书馆,刘巧芝孜孜不倦地钻研着文学的精要。2010年4月,文研班还为她的散文集《伴你到天涯》举办了作品研讨会。

文研班毕业后,刘巧芝回到乌海继续她的打工生活。去年春天,刘巧芝再赴内蒙古大学,参加为期1年的文学创作高研班学习。其间,她创作的长篇小说《猫眼》作为乌海市重点扶持的文学作品,历经8年的反复修改,于去年8月底由内蒙古出版集团远方出版社出版。

这部反映改革开放30年来内蒙古西部城乡结合部发展变化的长篇小说,“以一只猫的眼睛和视角,透视出底层妇女生活命运的运行轨迹,其中不乏对环境的赞美、对人性中良善的讴歌、对民俗文化的留恋。《猫眼》看起来是一只猫对低层百姓生活仰视角度的观察和记录,实际上是对人性中那些虚伪肮脏卑鄙龌龊行为的俯视后的鄙视。”刘金梅评价说。

9月28日,内蒙古大学为《猫眼》举办了作品研讨会,著名作家邓九刚对内蒙古大学为刘巧芝的作品开研讨会赞赏,他说:“作家不应丢失自己的创作根本,文化符号、地域特色、平庸生活的场景正是写作的创作源泉,像刘巧芝这样靠自己的劳动坚守创作的作者,应该是国家和社会扶持的对象……”

在乌海打工生活多年,刘巧芝像她目前正在创作的长篇小说《主人》里的主人公们那样,见证了乌海日新月异的发展和自己成长的心路历程。她的散文《乌海,我用今生爱上你》《我的乌海我的城》《甘德尔的眼睛》,小说《圆梦乌海湖》《情缘》《鸳鸯鞋垫》等作品,都表达了对滋养她成长的这片热土的眷恋和深情厚意。她说:“文学这条路,我要一直走下去。”(董日斌)

刘巧芝,1965年出生于乌兰察布市卓资县偏僻乡村。高考落榜后,在田园劳作之余开始文学创作。上世纪90年代末全家落足乌海,靠打工生活。2009年考入内蒙古大学文学创作研究班,2015年就读于内蒙古大学文学创作高研班。是内蒙古作协首届签约作家。作品有散文集《伴你到天涯》,中篇小说《林婵》《花殇》,短篇小说《花落花开》等,散文《家与故园》《老家莜面》等。长篇小说《猫眼》被乌海市列为重点扶持文学作品。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