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原儿女>草原骄子>

草原上的“堡垒户”特木勒

2016-02-15 10:40:14 | 来源:正北方网 | 作者:毛锴彦 | 责任编辑:许浩成
摘要:30多年来,特木勒为满都拉边防派出所提供了不少线索,既破过大案,也救过人命。一个晴朗的上午,满都拉派出所接到特木勒报警电话,说有5名形迹可疑的外地人开车到边境线附近用望远镜瞭望。

2月20日,农历大年初二。中蒙边境达茂旗草原一片银装素裹,大风夹带着雪粒肆意呼啸,抽得人脸上生疼。一大早,57岁的牧民特木勒就烧好了一大锅奶茶,摆上了蒙古果子、奶酪、奶豆腐等食品,穿上崭新的蒙古袍,在自家的院子里来回踱步,像是在焦急地等待家人回来探亲。

等待多时,一辆皮卡车冲出茫茫白毛风,顺着崎岖的路忽高忽低地驶来,停在特木勒家的小平房门前,下来一群军容整齐的边防战士。特木勒迎了出来,紧紧握住了战士们的手。战士们把带来的100公斤饲草料和生活用品放下,便与他唠起了家常。原来,每年初二上午,满都拉边防派出所的战士都会来拜年。这已经成了特木勒与战士们的“约定”,不见不散。

满都拉边防派出所代所长路鸣告诉记者,从上世纪90年代起,为防范人畜频繁越界,内蒙古边防总队在全区边境地区推广草原110报警服务系统,包头市边防支队因地制宜,发展了一批治安积极分子和边境“堡垒户”,设立草原110报警点。当时20岁出头的特木勒积极参加,而他家距离中蒙边境只有4公里,满都拉边防派出所就在他家设了一处草原110报警点,特木勒义务充当起了派出所的“千里眼”和“顺风耳”,只要边境有个风吹草动,他就会立即拨通报警电话。

近年来,随着新牧区建设的不断深入,以前分散在边境地区的牧民大都搬到了移民新村。而边境一线牧民的减少,客观上造成管边控边难度的加大。特木勒因为对故土的依恋,放弃了搬迁移民新村的机会,选择留在原址。这样一来,特木勒家就成了名副其实的边境“堡垒户”。算一算,官兵们换了一茬又一茬,而特木勒已经在边界值守近30年了。

30多年来,特木勒为满都拉边防派出所提供了不少线索,既破过大案,也救过人命。

一个晴朗的上午,满都拉派出所接到特木勒报警电话,说有5名形迹可疑的外地人开车到边境线附近用望远镜瞭望。30分钟后,干警出现在事发地点。经审查得知,这5人通过满都拉口岸偷渡到蒙古国射杀蒙古野驴,野驴已经打死并被埋在边境地区,正想伺机拉走,不料草原上有双“鹰眼”盯着呢。

一个漆黑的风雪夜,特木勒给边防派出所打电话,称发现一位老人独自向边境线方向走去。接警后,边防官兵展开全面搜寻。经过一夜的搜寻,老人被找到并被民警带回了派出所。原来,老人是迷路的聋哑人。经过几个月悉心照料,老人的身体逐渐康复。后来,老人被官兵们送到了达茂旗敬老院。

30年来,特木勒的家就像战士们的温暖驿站,随时为战士们提供各种方便。只要官兵们巡逻经过他的家,特木勒都会为官兵端上热腾腾的奶茶和饭菜,还为新来的战士当向导,介绍边境一线的情况。

内蒙古包头边防支队政治处主任田兵告诉记者,仅近3年来,支队通过边境“堡垒户”共为群众办好事1.7万余件,解救迷路、伤病等受困群众100余人,为牧民送医送药320余人次,为群众找回迷失牲畜2.2万多头(只),成为守护边境地区安全不可或缺的力量。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