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原儿女>高端访谈>

侯向阳:西部半干旱地区应大力发展旱作人工草地

2016-01-21 09:21:29 | 来源:中国农业科学院草原研究所 | 作者:侯向阳 | 责任编辑:许浩成
摘要:我国西北干旱和半干旱区,特别是分布于广大草原、农区之间的农牧交错带,面积广袤,生态保障和社会经济发展地位十分重要。加强产学研结合和多方联动,推进旱作人工草地的理论技术研究与示范推广,出色完成在我国西北广大干旱半干旱区农业发展模式转型的重大历史使命。

我国西北干旱和半干旱区,特别是分布于广大草原、农区之间的农牧交错带,面积广袤,生态保障和社会经济发展地位十分重要。但长期以来,在食物供给和生态保障方面,该区一直处于不易兼顾的两难境地。一方面,为提高或维持当地农民生活水平,长期持续性或间歇性地扩展粮食生产,造成生态退化、水土流失等生态问题,尤其是,近年来,在该地区大面积发展种植高耗水作物,大量采掘利用地下水,区域水资源严重失衡,有形成新的漏斗区的态势;另一方面,近年来,为恢复生态,加快退耕还林和禁牧还草,又使得当地农民的经济利益受到一定影响,成为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短板。当前,“一带一路”战略实施方兴未艾,资源耗竭型产业结构进入调整期,中央一号文件强调“加快发展草牧业”,该区成为新战略实施的重点地区之一。以草业为基础,以饲草生产、草食动物生产、加工等延伸产业的融合和耦合为一体的草牧业,将成为引擎这一地区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之一。在综合考虑该地区水土生物等资源因素的基础上,笔者及团队认为,应尽快确立以旱作节水人工草地建设为主的西北草牧业发展战略。

第一,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历史上是重要的农牧交错地区,但长期以来却存在着种植业和养殖业结合不紧密、以秸秆养畜为主的问题。国际国内经验和专家分析表明,动物生产水平与人工草地的占比呈指数增长的关系,基于饲草种植、草食动物转化的草食畜牧业,可大幅提高食物生产效率,明显优于在我国仍占主体地位的“粮猪模式”和“秸秆养畜模式”,新西兰的全草型畜牧业是全世界能量转化效率最高的畜牧业系统(据任继周先生)。人工草地的建设和利用是现代畜牧业的标志之一,发展现代畜牧业必须根本解决优质饲草的生产和利用问题。因此,在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大力发展优质人工草地,转变靠天吃饭的生产方式,是重要的战略举措。

第二,建设人工草地必须综合考虑区域土地资源和水资源的约束性限制。历史上农耕文化的扩张式发展,以及近几十年数次大规模草原开垦种田,使农牧交错界限不断北扩,早已突破宜垦草原阈限。开垦草原退化沙化严重,典型草原开垦的农田土壤表层有机质仅有天然草原的一半,氮磷养分下降也很严重,在本区严酷的生态条件下这是很难恢复的,即使恢复也需要很长时间,并且是北方沙尘暴的主要成因之一。因此,必须尽快划定草原生态保护红线,严禁开垦天然草原。在此约束的基础上,本区域建设人工草地的土地来源主要依托“粮改饲”和已经实施的退耕还草土地资源。本区有面积达2亿多亩的中低产农田,耕作粗放,土地瘠薄,产量低,收入少,沙化严重;从2002年开始我国实施退耕还林还草政策,大量的还草土地管理粗放,利用率很低,效益很低,一些地方有被重新开垦种田的势头。将这些土地建设成为优质人工草地是实现生态和经济双赢的重要战略。

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水资源紧缺,水是第一限制性资源。按照水利部牧区水资源规划,到2030年牧区水资源供给量最多可实现3000万亩灌溉草地的发展。在气候变化和人为影响下,本区地表水资源减少趋势明显,随着工农业和城乡社会发展,水资源需求刚性增长,水资源供需矛盾日益突出,大面积采掘地下水已经产生严重的生态问题。近年来在本区域大面积规模化种植高耗水作物,包括玉米、土豆、苜蓿等,基本上都是以开采地下水、发展大型喷灌圈为主要形式的,一些地区因地下水下降,连居民和牲畜饮用水都成了问题,不得不再次生态迁移。事实上,据美国航空航天局(NASA)研究人员利用卫星测量2003年至2013年间全球所有地下蓄水层的总含水量,发现全球37个主要蓄水层有21个已“低于可持续利用水平”,13个蓄水层“水量减少速度令人忧心”。因此,西方国家是严格限制通过开采地下水发展种植业和草业的。因此,本区发展人工草地80%以上须是旱作的。这是由于资源条件限制决定的发展旱作人工草地的策略。

第三,在“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过程中,西北地区大力发展旱作节水农业正在引起重视,但旱作种草的优势和潜力还没有引起充分重视。在粮改饲的基础上,立足于高效旱作,种植多年生耐旱牧草或饲料作物,充分提高天然降水利用率,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对地下水资源的依赖,这是解决我国旱区优质饲草不足、并兼顾生态保护的有效发展路径。应认真总结吸收传统旱地农业的技术精华,借鉴国内外旱作农业的技术进步,建立符合区情的旱作种草技术体系,使自然降水利用率达到70%以上,旱作草地水分利用效率达到1.1kg/m3-1.3 kg/m3。以建设2亿亩人工草地计,如提高生产力2-3倍,可每年增加饲草4000-6000万吨,可解决8-12亿亩草地的饲草生产问题,而且长期不影响区域水资源。旱作人工草地建设技术体系包括:(1)旱作牧草品种选育:以挖掘本土牧草优异资源为主,选育和扩繁抗旱、抗寒、耐牧型牧草品种;(2)旱作草地栽培管理技术:研发推广提高种子萌发、增强苗期抗旱性、提高返青期抗寒特别是倒春寒能力、田间杂草防控技术,以“混播+补播”发挥牧草补偿性生长优势,实现增强产量和群落可持续性的管理;(3)旱作草地收获技术:研究适用于旱作草地农业特点的牧草收获技术;(4)保障技术与产品:研究适应旱作草地的种子包衣剂、土壤保水剂、除草剂、专用肥料(菌肥)等;(5)土壤保育技术:旱作草地农业的关键在于发挥土壤的生产功能,改善持水特性,增强土壤肥力,充分利用土壤种子库、芽库等资源。

科学推进旱作人工草地发展是摆在人们面前的新任务、新要求,也是西北广大干旱半干旱区涉及千万百姓农牧发展方式的重大转型。要顺利实现这一转型,必须在观念、政策和科技支撑上有充分的保障。要转变观念,真正树立“大草牧业,大食物”的理念,即草和畜牧业产品也是粮食和食物的理念。要研究制定突破粮改饲过程中土地红线、粮食安全和土地利用方式转变的政策障碍的方案。建立和完善可持续草业发展的生态补偿机制。加强西北地区草牧业试验试点工作,根据区域内不同地区资源禀赋和生态地理条件,科学布局,加快推进旱作种草和草牧业发展。加强产学研结合和多方联动,推进旱作人工草地的理论技术研究与示范推广,出色完成在我国西北广大干旱半干旱区农业发展模式转型的重大历史使命。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