敖包一般均建于地势较高的山丘之上,是用人工堆积起来的实心塔。敖包多用石块堆积而成,也有的用柳条围筑,中填沙土建成。敖包一般呈圆包状或圆顶方形基座。顶端竖一根长杆,上面插经幡、弓箭等物,周围还有若干幡杆或树枝,挂各色经旗或经文绸布条。敖包内有的放置五谷,有的埋入佛像。敖包的大小、数量不一。一般的多为单个体,也有由几个并列构成的敖包群,中间的主体敖包比两侧或周围的敖包要大些。蒙古民族祭敖包的习俗渊源已久,其所祭祀的内容也十分丰富。《元史》有关于蒙古族祭天习俗的记载:“元兴朔漠,代有拜天之礼。衣冠尚质,祭器尚纯,帝后亲之,宗戚助祭,其意幽深古远,报本反始,出于自然,而非强为之也。”在古代蒙古人的观念里,天和地是浑然一体的,认为天赋予人以生命,地赋予人以形体,因此,他们尊称天为“慈悲仁爱的父亲”,尊称地为“乐善的母亲””。他们还崇拜山岳、河流等自然万物,所以说祭敖包不是单一的祭天祭地或祭祖。祭敖包是祭蒙古族所崇拜的自然界的各种神灵。蒙古族的传统祭祀活动很多,如祭天、祭火、祭祖等。其中最重要、最隆重的祭祀活动要数祭敖包。鄂温克族和达斡尔族亦有祭敖包这种祭祀习俗。据传,当年成吉思汗每次出征之前,第一件大事便是去祭敖包,以祈作战凯旋。之后,又把作战有功或英勇牺牲的将士,也列入祭祀内容。
祭敖包的由来是什么?一种说法是:古时候,在茫茫草原上天地相连,方向不好辨别,道路难以确认,境界难以分辨,于是人们就想了个办法,垒石成堆,当作路标和界标。《清会典》记载:蒙古游牧交界之所,无山无河为志者,垒石为志,谓之敖包”。后来敖包逐渐演变为蒙古族崇拜的天、地或山头神的象征,被作为崇拜物加以祭祀和供奉。于是,原来的路标和界标,就变成了祭祀天地神、山神、路神、村落保护神等神灵的场所。祭敖包的由来,另一种说法是源自民间流传的一个故事。很久以前,蒙古族过着游牧狩猎的生活。人们丧葬一直是天葬,尸体放在“勒勒车”上漫无目的地在草原上行驶,什么时候尸体掉下来,就在什么地方自然露天安葬。牧民们因为思念亲人,每年都想到安葬亲人的地方悼念。可茫茫草原,到哪里去找安葬地点呢?于是,随着对自然和动物的进一步了解。他们想出来一个办法,就是安葬亲人时,随车带着一峰驼羔,在安葬的地点将驼羔的血液放掉一部分。第二年将驼羔的母亲或已二岁的驼羔带上,沿大致的方向和路线去寻找。如果发现母驼或驼羔在某一处不肯前行或悲鸣,那就是安葬亲人的地点。这时,牧民要垒几块石头或拜几把土,来祭礼亲人。祖祖辈辈沿袭下来,就形成了祭敖包。
古代蒙古族信仰萨满教,祭敖包时,由萨满教巫师击鼓念咒,膜拜祈祷。明末清初,藏传佛教逐渐取代萨满教,成为蒙古族的全民信仰。祭敖包时,改由喇嘛焚香点火,颂词念经。敖包被蒙古族视为保护神,人们每逢外出远行,凡路经有敖包的地方,都要下马向敖包参拜,献上钱财,供以酒肉,还要往敖包上添上几块石头或几捧土,或剪下马鬃马尾系其上,然后才跨马上路。由于蒙古族各地区的风俗习惯有所不同,祭敖包的时间、形式各异,一般是在农历五月下旬六月上旬,有的地方在七、八月份。此时正值草原水草丰美、牛羊肥壮的季节。祭祀时,人们先献上哈达和供祭品,再由喇嘛诵经祈祷,众人跪拜,然后往敖包上添加石块或以柳条进行修补,并悬挂新的经幡、五色绸布条等。最后参加祭祀仪式的人都要围绕敖包从左向右转三圈,祈求神灵降福,并将带来的牛奶、酒、奶油、点心、糖块等祭品撒向敖包,然后在敖包正前方叩拜,将带来的石头添加在敖包上,并用柳条、哈达、彩旗等将敖包装饰一新。旧时,仪式大致有四种:血祭、酒祭、火祭、玉祭。血祭是把宰杀的牛、羊,供在敖包之前祭祀。以为牛、羊是天地所赐,只有用牛、羊祭祀才能报答天地之恩,酒祭是把鲜奶、奶油、奶酒洒在敖包上祭祀。火祭是在敖包前笼一堆火,将煮熟的牛、羊肉丸子、肉块投入其中,人们向火叩拜。玉祭是古代人们以最心爱的玉器当供品祭祀。这些祭祀方式,都是表示对神灵的虔诚,祈求天地神灵给人们以平安和幸福。祭典仪式结束后,举行传统的赛马、射箭、摔跤、唱歌、跳舞等文体活动。有的青年男女则偷偷从人群中溜出,登山游玩,倾诉衷肠,谈情说爱,相约再见的时日。这就是所谓的“敖包相会”了。祭敖包是蒙古族古老文化的缩影,与此有关的一系列活动礼仪体现了蒙古民族的创造力。20O6年5月2O日,祭敖的民俗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文/太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