奈曼王府
奈曼王府是清代道光皇帝之乘龙快婿、奈曼第十一任扎萨克德木楚克扎布于1863年派梅林由北京带回匠人修建的,距今一百五十余年。原有房屋140余间,为一方形院落,占地面积二万二千多平米,现王府幸存的主体建筑占地面积9900平方米,由串堂门、正殿、正配殿、西配殿和佛堂等部分组成,整个建筑全部使用青砖、青瓦,前有檐柱,内有金柱,滴水瓦当,丹青彩绘,雕梁画栋,室内阵设华丽,各式家具多用楠木制成,做工玲珑纤巧,图案浮凸生动,完美地展示出了清代北方草原独具特色的建筑风格和蒙古民族的聪明才智。现王府内馆藏文物达四千八百多件,1986年被自治区列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7年正式对游人开放。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布赫曾两次前往奈曼王府博物馆,称誉它为“科尔沁草原的一颗明珠”,并题写了馆名。
奈曼旗怪柳
奈曼旗怪柳,是因1949年和1962年教来河两次洪水而形成的。是奈曼旗境内独有的摄影资源。怪柳作为一种植物现象,它的成因有多种说法,树种自身特征,干旱气候影响,风沙侵蚀的作用和人为掠取等等,因其形态怪异,故有"沙漠怪柳"之称,为科尔沁沙地一特有景观。怪柳的绿色,象征着生命,象征着繁荣。如果您乘坐列车踏上奈曼大地,首先映入您眼帘的,不是常青的松柏,也不是伟岸的白杨,而是一棵棵形状奇特的柳树。这,就是被当地人称作"柳树怪"的沙漠怪柳。
科尔沁博物馆
内蒙古科尔沁博物馆的前身为哲盟博物馆,创立于1975年,是内蒙古自治区各盟市中建立最早的地区级综合博物馆。馆址占地面积20000余平方米,馆舍建筑面积5600平方米。主体展厅为仿古建筑,红柱黄瓦,金碧辉煌。二十多年来,科尔沁博物馆先后发掘了在国内颇有影响的库伦1—7号辽墓、霍林河金界壕边堡、辽陈国公主墓等、吐尔基山辽墓等,其中辽陈国公主墓被评为1986年全国十大考古发现之一,吐尔基山辽墓被评为2003年全国十大考古发现之一。通过对全市文物古迹进行的两次大普查,现已查明通辽市境内古文化遗址、古墓葬、古城址约1200余处;通过普查时征集和平时抢救性清理发掘,使馆藏文物达到了5740件(组),其中国家一级文物82余件,二级文物199余件,三级文物338件。按时代和藏品属性分类,古代文物为4747件(套),近现代文物287件(组),自然标本28件(组)。当您走进博物馆参观或登陆博物馆网站,可看到红山勾云玉佩、西周青铜器、秦汉银印、鲜卑金牌饰、唐代錾花银盘、辽代三彩摩羯壶、辽代白瓷佛、辽代紫定碗、金代春水秋山玉、元代青花玉壶春瓶、明代珐琅盘、清代固伦雍穆长公主银质骨灰盒等珍贵文物。
孝庄园
孝庄皇后出生地—孝庄园是自清代中期至今二百多年来中国最大的古建筑复建工程,为中国最大的亲王府邸。始建于明万历年间,迄今已有四百多年的历史。初为蒙古科尔沁部首领、孝庄文皇后之父宰桑府邸,后于顺治年间因宰桑之子满珠习礼晋封札萨克和硕达尔罕亲王而得名,至清末共世袭罔替十二代,且有多位清皇室公主、格格下嫁府内。康熙大帝一生三巡科尔沁,写下了著名的《至科尔沁部与众蒙古宴》诗;乾隆皇帝曾两次驻跸王府,并在府内举办过三十三岁生日隆重庆典。民族英雄嘎达梅林曾担任王府的最后一任军务梅林。在这里,可以解读清朝国母孝庄皇后的精彩人生,品味达尔罕亲王的神威浮动。
哈民遗址
哈民史前聚落遗址位于我市科左中旗境内,占地面积25万平方米,是距今约5600年至5200年前、迄今为止在内蒙古乃至东北地区面积最大的一处新石器时期大型史前聚落遗址。目前,遗址发掘清理面积已达5500多平方米,出土精美玉器、麻点纹陶器、骨角蚌器等千余件珍贵遗物,遗址规模之大、保存之好、现象之复杂奇特、出土遗物之丰富在整个东北亚地区的史前考古中都极其罕见。2011年哈民遗址被列入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被国家文物局审核并评为“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被中国社会科学院评为“中国考古六大新发现”。哈民遗址的考古发掘,填补了我国东北地区新石器时代考古学文化的空白。
乌力格尔博物馆
位于内蒙古自治区通辽市西北部的扎鲁特旗,被称作“中国乌力格尔之乡”。2007年8月10日,扎鲁特旗乌力格尔博物馆正式开放,填补了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乌力格尔曲艺艺术的一项空白。
乌力格尔是一种蒙古族的曲艺说书形式,约形成于明末清初,广泛流传在内蒙古自治区各地及相邻的黑龙江、吉林和辽宁等省蒙古族聚居地区,据称扎鲁特旗就是蒙古族曲艺文化乌力格尔和好来宝的发祥地。
扎鲁特尚古博物馆
扎鲁特尚古博物馆是我旗第一家民办博物馆。尚古博物馆位于风景秀丽的鲁北镇炮台山公园北约200米处,罕山街与国道304线交叉路口西侧。
扎鲁特尚古博物馆展区面积约820平方米。馆藏文物种类有:古生物化石、新石器时代文物、青铜时代及其后各个历史时期的文物、民族民俗文物、图片资料等文物约2000余件,均来自扎鲁特旗境内和周边地区。馆藏文物具有一定的研究、学习、观赏价值,对展示扎鲁特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和民族文化风采将起到积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