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原生态>图片>

青海省海晏县五项措施加强草原鼠害防治工作

2015-12-08 11:22:18 | 来源:海晏县政府办 | 作者: | 责任编辑:许浩成
摘要:今年以来,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草原鼠虫害防治工作,将草原生态治理工作作为实施草原生态保护补奖机制、落实牧区发展新政策的重要举措,积极采取有效措施,扎实推进草原鼠害防治工作。11月25日,县委、县政府及时召开动员大会,对草原鼠虫害防治工作进行了专题部署,全面启动了鼠害防治工作,做到了“早动员、早部署、早防控”,确保了防控工作有力、有序、有效开展。

据初步调查核实,海晏县共有可利用草场448.36万亩,其中夏秋草场214.55万亩,冬春草场233.81万亩,全县鼠虫害发生面积220万亩,主要分布在甘子河乡尕海、俄日以及青海湖乡达玉五谷等18个村的夏秋季草场,其中重度危害面积达到120万亩,占全县可利用草场的27%;中度危害面积达到100万亩,占22%。

今年以来,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草原鼠虫害防治工作,将草原生态治理工作作为实施草原生态保护补奖机制、落实牧区发展新政策的重要举措,积极采取有效措施,扎实推进草原鼠害防治工作。

一是加强监测预警。县防治机构抓住关键时期和重点环节,紧密结合气象状况、牧草返青情况调整调查时间间隔和调查范围,加强固定监测站定期数据采集,对草原生态保护建设工程区、禁牧休牧区、草原鼠虫害重点发生区域开展重点监测,做到了全方位覆盖,多渠道印证。在重点防控季节,严格实行24小时值班制度和零报告制度,及时发布预警信息,确保了防治信息渠道畅通。

二是及早部署工作。年初,县农牧部门多次邀请相关专家深入鼠害较为严重的甘子河乡尕海、俄日和青海湖乡达玉五谷等村进行普查和调研,科学制定了鼠害防治方案,细化目标任务,保障了防治的工作顺利开展。11月25日,县委、县政府及时召开动员大会,对草原鼠虫害防治工作进行了专题部署,全面启动了鼠害防治工作,做到了“早动员、早部署、早防控”,确保了防控工作有力、有序、有效开展。

三是发挥群众力量。为进一步发挥群众主体作用,各乡镇、村两委和草原监理站技术人员积极开展宣传动员工作,县农牧部门将鼠害防治工作与草原奖补机制挂钩,对各村进行考核验收,加大奖励力度,群众积极性普遍提高。期间,甘子河乡四村及青海湖乡两村共组织1337名群众,分23个片区开展集中连片地毯式鼠害防治。同时,为杜绝工作人员和群众迟到、早退、不按标准投药等行为,各村两委和草原监理站联合制定了鼠害防治工作规定,组成监督组加强监管,对迟到、旷工、投药过量或漏投等现象进行明确规定,并作出处罚,确保了防治工作的顺利开展。

四是推进专业防治。县农牧部门围绕草原有害生物灾变规律、药剂筛选、防控技术等内容,加强对草原鼠害专业化防治工作的研究,在草原鼠害防治最佳时期,采用不产生二次中毒的D型生物防鼠毒素,人工科学规范投放饵料,提高防治效率。特别是在鼠害防治工作开展前,加强对参与防治工作群众的技术指导,领学投放饵料的技术要领,并下派3名专业技术人员统一分发防鼠饵料,蹲点驻扎提供技术指导,有效提高了防治效率和效果。

五是确保防治效果。按照“群众投工投劳、专项项目投入、政府补助资金”的原则,县政府落实专项补助资金40万元,统一购置鼠用饵料78吨、防鼠毒素78万毫升,年内利用20天时间,组织动员群众对甘子河乡、青海湖乡、哈勒景乡鼠害发生较为严重的78万亩夏秋草场进行集中连片防治,计划从2016年起,按照“整体规划、分步实施、压茬推进”的原则,利用3年时间对全县220万亩鼠害发生草场进行集中连片开展鼠害防治,对控制草原鼠害、促进农牧民群众增产增收、有效保护草原生态环境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海晏县政府办)

 

点击排行